科目编号:615科目名称:哲学与哲学史
一、考试总体要求
哲学与哲学史是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为科学技术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专业的入学考试科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体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西方哲学史上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学说。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用以分析西方哲学史上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考核考生的哲学素养。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65%(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约40%;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约25%)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Ⅰ、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观的历史演变
(一)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
(二)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
三、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四、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一)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二)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二)掌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意义
Ⅱ、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一、意识的起源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二)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三)意识与思维模拟
Ⅲ、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一)实践的科学含义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
(三)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
(四)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实践与世界物质统一性
(一)人与自然的分化与统一
(二)社会与自然的分化与统一
第二章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三)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二、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事物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三、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三)量变与质变的复杂性
(四)掌握质量互变规律意义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辩证的否定观
(二)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三)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意义
五、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与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形式与内容
(五)现象与本质
六、辩证思维方法
(一)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认识和真理
Ⅰ、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主客体及其形式、属性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认识的结构
(一)认知活动与评价活动的统一
(二)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二)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三)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四)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Ⅱ、真理
一、真理及其特性
(一)真理的含义
(二)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三)主观真理论种种
(四)真理和谬误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一)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含义
(二)真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何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Ⅲ、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一)思想路线的含义及党的思想路线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不可分离性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四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人的实践存在方式
(二)社会的实践本质
(三)劳动是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一)地理环境
(二)人口因素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三、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一)“自然历史过程”含义
(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自觉性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四、社会基本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系统
(二)社会政治结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系统
(三)社会意识结构:社会精神现象系统
(四)社会精神生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章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辩证运动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总特征
(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三、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三)现代科技革命和我国现代化
四、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作用
(一)推动社会发展诸动力因素的层次性
(二)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模型
第六章社会活动的主体性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一)历史主体和主体性原则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四)领袖人物的作用
二、当今全球问题与社会发展
(一)全球问题
(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二)社会进步和马克思自由王国理论
第二部分:西方哲学史:35%
(一)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哲学:理念论、灵魂学说。
(六)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
(七) 现代西方哲学——尼采、叔本华、萨特、波普、库恩、逻辑实证主义、维特根斯坦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 简释题:26%
2. 辨析题:12%
3. 简述题:30%
4. 论述题:32%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