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导师 | 初试考试科目 | 复试考试科目 | 备注 |
01服装工程数字化研究 | 王建萍 刘咏梅 张道英 王朝晖 鲁虹 杜劲松 方方 刘雁 崔志英 杨子田 于晓坤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8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
| 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 ②F0002综合面试 ③F0801服装生产管理
| 1、本硕士点也招收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及信息、环境工程等学科的考生,初试科目可选东华大学相应硕士点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为本硕士点复试科目。 2.学术型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之间初试科目不能互跨。 3、研究方向以录取后填报的志愿为准。 4、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5、06方向为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双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详情见招生简章“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中项目介绍。 |
02服装人体科学研究 | 李俊 王建萍 陈益松 王革辉 刘咏梅 张道英 鲁虹 王朝晖 方方 崔志英 杨子田 于晓坤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8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
| 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 ②F0002综合面试 ③F0801服装生产管理
| 1、本硕士点也招收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及信息、环境工程等学科的考生,初试科目可选东华大学相应硕士点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为本硕士点复试科目。 2.学术型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之间初试科目不能互跨。 3、研究方向以录取后填报的志愿为准。 4、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5、06方向为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双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详情见招生简章“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中项目介绍。 |
03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服装研究 | 李俊 丁雪梅 陈益松 王革辉 李敏 崔志英 方方 王云仪 张向辉 吴雄英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8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
| 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 ②F0002综合面试 ③F0801服装生产管理
| 1、本硕士点也招收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及信息、环境工程等学科的考生,初试科目可选东华大学相应硕士点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为本硕士点复试科目。 2.学术型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之间初试科目不能互跨。 3、研究方向以录取后填报的志愿为准。 4、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5、06方向为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双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详情见招生简章“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中项目介绍。 |
04服装产业经济研究 | 杨以雄 丁雪梅 李敏 万艳敏 蒋智威 吴雄英 张明杰(兼)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8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
| 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 ②F0002综合面试 ③F0801服装生产管理
| 1、本硕士点也招收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及信息、环境工程等学科的考生,初试科目可选东华大学相应硕士点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为本硕士点复试科目。 2.学术型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之间初试科目不能互跨。 3、研究方向以录取后填报的志愿为准。 4、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5、06方向为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双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详情见招生简章“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中项目介绍。 |
05服装设计与技术 | 王建萍 刘咏梅 张道英 杜劲松 王朝晖 鲁虹 杨子田 王云仪 张向辉 于晓坤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8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
| 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 ②F0002综合面试 ③F0801服装生产管理
| 1、本硕士点也招收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及信息、环境工程等学科的考生,初试科目可选东华大学相应硕士点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为本硕士点复试科目。 2.学术型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之间初试科目不能互跨。 3、研究方向以录取后填报的志愿为准。 4、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5、06方向为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双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详情见招生简章“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中项目介绍。 |
06Apparel Technology and Consumer Science( | 李敏 李俊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8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
| 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 ②F0002综合面试 ③F0801服装生产管理
| 1、本硕士点也招收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及信息、环境工程等学科的考生,初试科目可选东华大学相应硕士点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为本硕士点复试科目。 2.学术型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之间初试科目不能互跨。 3、研究方向以录取后填报的志愿为准。 4、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5、06方向为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双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详情见招生简章“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中项目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