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软件的开发涉及计算机语言、软件开发平台和工具、计算数学、建模理论与技术、图形处理、语音处理、数据库原理及软件开发技巧等。因此,软件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密切相关,同时又由于软件工程又服务于各行各业。软件产业和硬件产业共同构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本工程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计算机领域特别是软件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组织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实际科研项目结合在一起,论文选题既注意理论价值,更重视实际应用价值,注重选取与实际应用意义的课题。软件工程领域具有一支学术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教风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本工程领域与许多大中型企业有密切联系,共同承担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和教育方面的合作。
一、概述
软件工程是利用计算机及电子元器件实施信息的采集、转换、传输、运算、分析、存储、显示、打印、记忆、反馈、控制等软件程序的设计、制作、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工程技术领域。它涉及各工业、农业、生产设备和军事装备的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也涉及社会和其它领域,如管理信息化、城市的数字化、办公室自动化及其它信息传媒的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强烈需求,在培养工程型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考虑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为拓宽知识面,除必修课外,还开设了一系列的选修课和技术前沿讲座。论文阶段的选题既注意学术上的前沿性,也重视实际应用价值。绝大多数论文与科研项目密切结合在一起,许多选题是企业急需的实际项目。研究生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这些实际项目投运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与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师资是一支学术水平高、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本学院是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计算机用户学会数据库专委会挂靠单位,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在于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的学习与训练,尤其是在 Oracle 数据库领域,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特意增加了有关 Oracle 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二、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建模技术、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等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熟悉软件工程国内外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能独立从事某些工程领域软件设计和开发、软件测试和质量控制、制作和应用、经营和管理等。培养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制作、检测和质量控制、软件应用及软件企业的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具体培养目标是: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能广泛扎实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拓宽口径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能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4. 熟悉软件工程国内外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能独立从事某些工程领域软件设计和开发、软件测试和质量控制、制作和应用、经营和管理等。
5. 有一定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
三、领域范围
从服务对象而言,软件工程领域涉及工业、农业、国防、经济、管理、文化、新闻传媒等各个经济和社会领域。
从软件工程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而言,可分为:软件的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工具与平台等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的制作、测试和质量控制,软件的工程应用、加密和安全技术管理等。
四、课程设置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所修课程详见软件工程课程设置表。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必 修 课 | 公 共 必 修 课 | 英语(包括: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 | |
自然辩证法 | |||
组合数学 ( 或: 数理统计 ) | |||
现代企业法律制度(或:环保概论,管理学) | |||
技术基础类和专业类课程 | ORACLE 数据库应用技术 | 任选 3~4 门 |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
软件项目管理 | |||
面向对象技术 | |||
选修课 | 网络新技术 | 任选若干门 | |
嵌入式系统 |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
分布式系统 | |||
数字图象处理 | |||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 |||
必修 环节 | 工程领域学科前沿讲座 | ||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 |||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
说明:
1. 总学分须修满 32 学分。
2. 学生学习期间学位课不得少于 19 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不得少于 10 学分。
3. 学分达到 22 学分即可申请开题。
五、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一般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应完成一项以上的大中型软件程序设计,可以是基础软件的设计,也可以是应用软件的开发。对于基础软件,应该给出其理论依据、完整描述、应用的范畴、应用实例的考核、考核结果分析;对于应用性软件,给出对象的建模技术和模型、应用实例分析与对比,所应用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的特点。在开发研究过程中,也可以研究加密技术、抗病毒技术,实施软件的安全管理,也可以研究新的计算机语言和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工具、开发平台,对这些基础性研究,应写出详尽的总结,描述其技术关键所在,指出在软件开发和研究中作用,做出技术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价。
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选题,调研 ( 含文献查阅 ) ,开题,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运行,论文撰写与答辩。
六、研究方向
1. 软件开发方法
2.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3. 软件项目管理
4. 软件质量保证
5. 软件工程环境
6. 系统工程
7. 电子商务技术
8.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9.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数据
10. 信息对抗
七、指导教师
乐嘉锦教授、苏厚勤教授、孙莉、夏小玲、成长生、李锋、丁祥武、姚砺、吴国文、黄秋波、于守健等 20 多名正、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