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
(1)产业营销研究;(2)服装市场营销;(3)流通理论与方法研究;(4)零售业态管理研究;(5)客户管理研究等。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1)组织变革,虚拟组织,团队建设;(2)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比较;(3)知识工作者管理及其生产率研究;
资产经营与财务管理
(1)企业并购与控制权管理研究;(2)创业投资与产权管理研究;(3)财务管理研究;
企业战略与创新管理
(1)企业战略理论研究;(2)战略绩效评价与价值创造;(3)企业战略联盟;(4)变革与创新管理;
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规律的发现和理论总结需要以企业的实践为其土壤,在这一方面,东华大学与纺织、服装企业的密切关系及其相应的社会网络为本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在信息和高科技以及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的带动下、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服装企业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一些最前沿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在纺织服装企业中大量应用,因而本博士点必能为有志于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的人才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博士点简介
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系、通信与电子工程系、电工电子中心、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网络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组成。
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信息学院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7个工学硕士学位点和2个工程领域硕士点。全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2000余名。
全院现有教职工近120人,其中校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0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级职称5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后8人,博士学位26人。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3项国家科技部“86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教育部重点资助、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项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2项上海市曙光计划和1项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项目,以及10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达800多万元,申请专利20余项。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纺织部科技进步奖5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9项,并有1项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称号。近5年,在国际、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
本学科点主要围绕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网络控制理论与技术,管理系统控制与工程,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信息系统软件与数据库技术,和生物计算与生物智能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努力开展学科前沿领域的探索研究,及时跟踪国际最新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并注意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已形成若干个有特色并处于国内领先或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领域,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点自批准成立以来完成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并在高水平论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研究方向稳定、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研究经费充足,实验设备先进,图书资料充足,充分满足了规模培养博士生的需要。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博士点简介
本学科点主要围绕智能系统与网络智能,生物信息处理与系统建模,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图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与数据挖掘等研究方向,努力开展学科前沿领域的探索研究,已形成若干个有特色并处于国内领先或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领域,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点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上海市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建立了“智能系统与网络智能研究实验室”、“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研究实验室”、“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实验室”、“DSP与嵌入式系统研究实验室”,和“现场总线与网络控制研究实验室”等,具有满足培养博士生所必要的研究基地。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简介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学科创始人是我国最早的环境科学家之一、原上海市环境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环境科学》杂志主编方柏容教授。70年代后期开始在纺织化工学科设立环境污染治理方向,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年获得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现有教师41名,其中正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13名,副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名。
本学科创建以来,共培养学生1180名。2000年以来招收硕士生210名(其中已授予硕士学位125名),博士生61名(其中已授予博士学位13名)。
本学科近十年来,获部和市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已完成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部、省、市科技进步奖36项,批准发明专利12项。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为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联合培养单位。
本学科具有上海市环境工程专项工程设计证书和国家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证书。
本学科点已形成若干个有特色、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的研究领域,具体如下:
(1)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化工、染料、制药)净化与剩余污泥减容化技术研究;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净化技术;;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2)空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高温除尘过滤材料技术;工业有害物污染源控制技术与净化技术;颗粒物PM大气扩散输运及控制研究。
(3)清洁生产与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绿色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的研发;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技术的开发。
(4)环境监测分析与规划管理:环境监测和污水排放标准的研究;环境污染物免疫分析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快速监测技术;环境规划管理研究等;
(5)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人居环境、交通等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业生态与生态工业园研究;物质能量流与生命周期研究;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标体系研究;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等。
本学科非常重视学科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学院拥有与专业培养需要的实验室及其装备。近年来投资建设完成了基础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办公室、学院网络等改造项目建设,建设完成了研究生实验平台和高水平学科研究基地,使学科发展的硬件有了显著变化。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博士点简介
东华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的高校之一。本学科由1951年成立的华东纺织工学院热工教研室发展而来。于1960、1961年招收两届纺织暖通空调方向本科生,1982年开始设立暖通空调专业并招生。1984年开始招收暖通空调方向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月获得本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少数具有完整的本、硕、博暖通空调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之一。
本学科现具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其中5位教师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此外,本学科点还聘请了3位教授作为兼职导师。
本专业主要研究特色:工业通风、空调与气体净化、建筑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热能利用与节能、服装与人体舒适性、工业车间热湿控制技术、净化过滤材料与过滤理论研究。1990年代以来,本学科已完成了多项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其中,“节能空调系统”(联合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效旋风除尘器及其理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劳动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学科非常重视高水平学科基地的建设,近10年来,各学科方向均已建立了培养高质量人才所需要的实验室及配套的一系列重要科学测量仪器。目前,本学科共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两类人才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和其他省部级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