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姓名:李勇
性别:男
照片:
职称: 教授
出生年月:1969年6月
导师:硕导,博导
资质:无
职务:无
社会兼职:无
所属部门:土木与能源工程系
邮箱:liyo@dhu.edu.cn

联系方式:办公室电话暂无
办公地址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松江校区。

学历(学位):博士?

教育经历:
2000.12 -2004.6
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 Ph.D)
太阳能利用方向,香港大学机械系,香港

1994.9 – 1997.7

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E)
热能工程方向,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广州

1987.9 –1991.7
工程学士Bachelor of Engineering (B.E)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工作(海外)经历(含起始时间,单位和工作内容):
?2020.3–现
教授东华大学环境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5.9 –2020.2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研究所,教育部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工程研究中心
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9.10 –2009.12
访问副教授法国高等矿业学院南特分校(Dept.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cole des Mines de Nantes, France.)
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8.9 –2009.2
访问副教授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rdue University, USA)
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4.7 –2005.8
博士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
研究内容: 混合干燥剂除湿及空调系统的研究

?1997.7 – 2000.11
讲师广州交通运输专业学校
讲授课程: 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空气调节设备,传热, 热力学, 吸收式制冷
参与工作: 组织安装,维护,运作校园中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研究复合压缩式热泵。

?1994.9 – 1997.7
研究助理广州能源所热泵及空调中心
研究内容: 实验研究复合吸收压缩式热泵. 理论及实验研究使用低位能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1991.7 – 1994.8
助理工程师广州何济公制药厂技术部
参与工作: 组织管理安装,操作,维护,修理氨制冷系统。设计,管理建设,测试达到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要求的洁净制药车间。

个人简介:
李勇2004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上海交通大学、美国普渡大学、法国高等矿业学院南特分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太阳能光热利用、光伏空调系统,能源互联网。具体研究领域为太阳能空调系统及综合能源系统、热驱动除湿空气调节循环、地下换热及长期蓄热等。
已发表SCIE论文47篇,他引939次。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第一发明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1千万元。承担工程热力学本科课程、新能源系统研究生课程教学。独立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5名,其中包括留学生多名。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二等奖各1次。指导的1名研究生获得2015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指导多名学生参加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并获奖。
主讲课程: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导论;

研究方向:
1)太阳能热利用,发电,蓄存,热驱动制冷
2)太阳能光伏制冷、空调、除湿系统
3)综合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承担科研项目:
负责国家级项目/课题 (5)
1) 2016-2020 GF预研项目 (项目经费180万)
2)2016-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项 “工业园区多元用户互动的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子课题(项目编号:2016YFB**)(项目经费160万)
3)2011-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转轮除湿的开式制冷循环优化理论与实验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经费38万)
4) 2012-2015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 “太阳能空调性能与质量实验方法和评价方法(2012BAA05B06-6)” (项目经费100万)
5) 2006-2009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 “住宅用小型太阳能空调系统的研究(2006BAA04B03-5)” (项目经费102.83 万元)
负责省部级项目/课题(1)
1)2018-2020空调设备及系统运行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预测控制的光伏蓄冷空调运行优化” (项目经费16 万元)

负责国际合作及横向课题:
1)2016-2021三菱电机公司项目, “废热(太阳能)高效利用的储热/释热系统研究” (项目经费150 万元)
2)2014-2019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项目,“地源热泵、植物、建筑及当地微气候长期相互影响研究”(项目经费200 万元)
3)2015-2017 格力电器公司项目,“光伏空调深化研究”(项目经费100 万元)
4)2013-2014 企业合作项目,“5 kW 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系统开发与研究”(项目经费137.5 万元)
5)2013-2014上海浦东新区科委项目,“上海张江高新区新能源暨智能电网规划研究”(项目经费5 万元)
6)2011-2013 上海市建交委项目,“民用建筑屋顶绿化与太阳能集热器集成应用研究”(项目经费 18 万元)
7)2011-2013交大绿谷子项目,“温室大棚太阳能蓄热及供暖示范研究”(项目经费20万元)
8)2010-2011日本大金合作项目 “高效CPC太阳能集热器研究” (项目经费30万元)
9)2015-2016上海交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SJTU-KTH)合作研究种子基金 (项目经费5 万元)
10)2015-2016上海交通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SJTU-UNSW)合作研究种子基金 (项目经费5 万元)
11)2010-2011 挪威国际合作项目,“KMB CREATIV – COMPETENCE PROJECT FOR REDUCED ENERGY USE THROUGH ADVANCE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SUB-PROJECT 4: EFFICIENT HEATING AND COOLING (由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 支持)”
12)2010上海市科委项目 “世博能源领域科技调研”(项目经费5万元)
13)2009-2010上海浦东科委项目 “2009上海市新能源产业研究报告--太阳能分报告” (项目经费8万元)
14)2008-2009上海电气项目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项目经费10万元)

参与重要课题:
1)2017-2020上海交通大学重大科研项目与科技合作激励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大学(SJTU-UM)合作研究课题“结合天气过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太阳辐照及光伏发电精准预测研究”排名第2 (项目总经费10万美元,承担经费5万美元)
2)2015-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泰)“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及集成优化研究(项目编号:)” 排名第3 (项目总经费200万,承担经费80万)
3)2016-2017 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趋势 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排名第2 (项目总经费30万,承担经费15万)
4)2011-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太阳能/地热驱动的吸附-吸收四联供系统_中方合作课题—高效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研究(项目编号:)”
5)2008-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低品位余热高效利用的多效双重吸附制冷研究(项目编号:**)”

代表性论著:(不超过20篇)
1)Y. Li*,B. Y. Zhao, Z. G. Zhao, R. A Taylor, R. Z. Wang, Performance study of a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ed central air conditioner in the South China climate, Renewable energy, 2018, 126, 1113-1125
2)Y. Li*,L. W. Zhou, R. Z. Wang, Urban Biomass and Methods of Estimating Municipal Biomass Resources,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7, 80, 1017–1030
3)Y. Li*,X. M. Chen, B. Y. Zhao, Z. G. Zhao, R. Z. Wang,Development of a PV performance model for power output simulation at minutely resolution,Renewable energy, 2017,111,732-739
4)Y. Li *, D.W. Chen, M. Liu b, R.Z. Wang, Life cycle cost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 hydrogen system using low-price electricit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7, 42,1899-1911
5)Y. Li*,G. Zhang, G.Z. Lv, A.N. Zhang, R.Z. Wang, Performance study of a solar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er in the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Solar Energy, 2015, 117: 167-179
6)Y. Li*,H.F. Li, Y.J. Dai, S.F. Gao, Lei Wei, Z.L. Li, I.G. Odinez, R.Z. Wa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 solar assisted heat pump in-store drying system.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1, 31(10) :1718-1724
7)Y. Li,Y.J. Dai, J.H. Zhong, K. Sumathy, R.Z. W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a hybrid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Journal of Solar Energy Engineering, ASME Transactions, 128(2006) 77-82
8) Y. Li and R.Z. Wang,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A Survey of Novel Technologies, Recent Patents on Engineering, 1(2007)1-21

9)J. Xi,Y. Li*,M. Liu, R.Z. Wang, Study on the thermal effect of the ground heat exchanger of GSHP in the eastern China area, Energy,2017, 141, 56-65
10)G. Zhang, Y. Li*,Y. J. Dai, & R. Z. Wang, Entropy generation of supercritical water in a vertical tube with concentrated incident solar heat flux on one si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7, 108(Part A), 172–180
11)G. Zhang, Y. Li*,Y.J. Dai, R.Z. Wa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biogas production system utilizing residual energy for a hybrid CSP and biogas power plant,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6, 109, 423–431
12)G. Zhang, Y. Li*,Y. J. Dai, R. Z. Wang, Heat transfer to supercritical water in the vertical tube with concentrated incident solar heat flux on one sid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6, 95: 944–952
13) Dong La, Y. Li*, Yanjun Dai, Tianshu Ge, Ruzhu Wang, Effect of irreversible processes on the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open-cycle desiccant cooling cycles,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3, 67: 44-56.
14) Tom F Ishugah, Y. Li*, Ruzhu Wang, Jeremiah K Kiplagat, Advances in wind energy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 A review.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37: 613-626
15) Dong La; Y. Li*, Yanjun Dai; Tianshu Ge; Ruzhu Wang, Development of a novel rotary desiccant cooling cycle with isothermal dehumidification and regenerative evaporative cooling using thermodynamic analysis method. Energy, 2012, 44(1): 778-791
16) D.L. Zhao, Y. Li*, Y.J. Dai, R.Z. Wang, Optimal study of a solar air heating system with pebble bed energy storage.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1, 52(6): 2392-2400


学术报告:年份,会议名称,会议地点,报告类型,报告题目

授权专利:
太阳能驱动的单个转轮两级除湿空调器,申请(专利)号:CN2.7,发明人:李勇,代彦军,王如竹,翟小强,吴静怡,葛天舒,申请日期:2007年9月13日,公开日:2008年2月6日,公开号: CN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CN8.8, 发明人:李勇,唐正艳,代彦军,腊栋,王如竹,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公开(公告)日:2012年9月19日, 公开(公告)号:CNA
一种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CN4.2,发明人:李勇,吕光昭,代彦军,王如竹,申请日期: 2012年5月14日,公开(公告)日: 2012年9月19日,公开(公告)号: CNA
一种用于温室的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3.3发明人:李勇、刘维、徐静、王如竹、周培、徐宝树、彭勇政,申请日期: 2013年1月25日,公开(公告)日:2013年4月10日,公开(公告)号:CNA,授权公告日: 2015年1月14日
一种用于温室供暖的太阳能蓄热供暖装置,专利类型: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CN4.2,发明人:李勇,吕光昭,赵东亮,徐静,王如竹,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公开(公告)日:2012年7月11日,公开(公告)号:CNA,授权公告日: 2014年5月21日
具有蓄能效果的太阳能除湿空调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CN6.2,发明人:李勇,徐静,何海斌,代彦军,王如竹,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公开(公告)日:2013年3月6日,公开(公告)号:CNA,授权公告日: 2015年1月21日


荣誉及获奖:
1)2017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构建能源动力类基础课程国际化教学体系与特色化教学平台”上海市教委
2)2016参与可持续能源国际暑期学校获得了THE 2016 WORLD GREEN DESIGN FORUM SUMMIT颁发的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
3)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可再生能源新生研讨课的创新与实践”上海市教委







相关话题/东华大学 环境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付海明
    付海明付海明,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院校:东华大学专  业:暖通空调研究方向: (1)建筑环境空气质量控制 (2)通风空调除尘与有害物净化 (3)建筑热能利用简介:1985年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分配至宝鸡市棉纺厂工作,后调入宝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89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硕士,19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征
    李征李征,1961年8月出生。现任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信息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教授。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完成纵向研究课题12项,横向课题三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工程学会理事、上海自动化学会会员、上海节能学会会员。研究方向:混合系统建模与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及智能系统;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品
    高品(PinGao),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10月毕业于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东华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杰克逊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环境中新兴污染物污染控制及微生物转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工作经历2017.12–2018.12新泽西州立罗格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小光
    陈小光(1979~)博士/副教授、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学历情况:浙江大学环境工程博士(2013)、四川大学化工机械本科和硕士(2004)工作经历: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06-至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水管理高等研究中心访问****(201709-201809)研究方向:厌氧/好氧生物流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田晴
    姓名:田晴性别:女职称:副教授出生年月:1972年11月导师:硕导资质:注册环评工程师职务:无所属部门:环境工程系邮箱:tq2004@dhu.edu.cn,**@189.cn联系方式:,qq:办公地址: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四号学院楼4131室。学历(学位):本科,硕士?,博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响
    李响,博士,副教授,国际合作外事秘书,环境工程系党支部纪检委员;研究方向(1)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及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2)环境微生物代谢调控机理研究学习访学经历本科:东南大学,环境工程,导师:吕锡武教授硕博: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导师:陈银广教授访学****:TUDelft(荷兰),Prof.M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红
    陈红,女,1986年2月生,2014年3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6年7月到东华大学任讲师,并于2016年9月至2016年9月从事东华大学在职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为工业废水治理新技术及理论,新型污染物环境风险及防控。2018年10月晋升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马春燕
    马春燕,女,1981年3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环境工程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师从奚旦立教授,主要从事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已在WaterResearch、TextileResearchJournal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桑文静
    桑文静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导简介:201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研究学习。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同济大学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工作,2016年1月起任职于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至今。研究方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娟
    周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简介:周娟,女,1987年生,2014年6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4年7月到东华大学任讲师。主要从事新型环境友好材料的设计开发,并将其应用于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催化转化,以及液、固界面作用及污染物转化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