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治东

东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3-13

王治东

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处副处长。
研究方向:

技术哲学、STS。
荣誉及获奖情况:
1、2010年获得南京大学哲学系优秀博士论文奖。2、2008年9月,获全国博士生论坛(科学技术哲学)优秀论文一等奖;3、2004年6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二类优秀课程;4、2003年7月获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课程;5、2000年12月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6、2000年6月,荣获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7、2001年度“徐州市新长征突击手”。8、2002年度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2000-2002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十佳青年教职教职工”。10、1999-2001年度“江苏省无偿献血促进奖”。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技术化生存与私人生活空间――高技术应用对隐私影响的研究。(11YZCZH179)2、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物联网技术与人类未来――基于哲学语境的研究;2012年10月――2013年10月。3、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自由探索项目: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已结题)4、主持东华大学基金项目:技术化生存与私人生活空间――高技术条件下隐私的缺损与重建,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已结题)5、主持横向项目:信息时代社会交往行为及其伦理向度,2010年6月-2012年6月。(已结题)6、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课题号:10YZC720040),时间: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排名第2。7、参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号:10CGZX03YBQ)2010年9月-2012年9月,排名第2。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一、专著:《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马克思生存论的视角、思路与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二、论文:1、《网路隐私:私人性与公共性的悖论》,《创新社会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2、《技术研究的一种哲学进路――马克思生存论之视角、思路与方法》,《哲学动态》(CSSCI),2011年第2期。3、《本体诠释学之“本”、“体”、“用”――成中英教授访谈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4、《“物联网技术”的哲学释义》,《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0年第12期。5、《自然观演变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兼谈自然观的辩证回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6、《科学与人文关系之哲学文化思考――基于马克思实践观的视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7、《发展中的科技伦理问题》,《创新科技》,2008年第3期。8、《虚拟世界与私人生活空间》,《理论界》,2008年第1期。9、《选择与超越:关于技术化生存的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07年第3期。10、《相反与相成:从二律背反看技术特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CSSCI),2007年5期。11、《多元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研究》(CSSCI),2007年第4期。12、《和谐社会与人工自然会议综述》,《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07年第第8期。13、《科技发展之于环境问题》,《创新科技》,2007年第12期。14、《哲学与文化视角下隐私问题的探析》,《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5、《技术化生存对隐私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6、《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甘肃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3期。17、《思辩视角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讲授课程:
科学社会学;文化哲学;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电子邮箱地址:wzdcumt@163.com
相关话题/导师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