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科技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红英教授介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0-01

导师类别 博、硕导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6年1月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四川绵阳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
Email zhywyd@163.com

个人简介
张红英,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0年于东北大学获得应用数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西南科技大学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0月至2008年9月于法国勃艮第大学LE2I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期一年的公派访问****。2006年至今,一直从事与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视觉信息处理技术、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大数据可视分析等;曾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于法国勃艮第大学LE2I国家重点实验室作访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防科工局1项),省部级项目3项,地市级及企事业委托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3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3部,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8项、转化1项。2010年西南科技大学十佳岗位青年;2011年入选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培养;2013年被评为第十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被评为四川省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指导学生获得西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工作经历
2006.9-至 今 在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任教
期间:
2007.09-2008.07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参加出国留学法语培训,获法语中级证书;
2008.10-2009.09 在法国勃艮第大学LE2I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期1年的访问****。

教育经历
1996.09-2000.07 就读于东北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0.09-2003.03 就读于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03-2006.09 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2010年西南科技大学十佳岗位青年;
2011年入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
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2013年获得第十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称号;
2014年指导研究生参加TI DSP及嵌入式大奖赛算法组二等奖;
2016年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

研究领域
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大数据可视分析等

科研项目
国防科工局项目:自主可控***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科工二司[2019]1276号,964万)2020.1-2022.12
国防科工局项目:***场景重建技术(JCKY**B007,50万),2020.1-2022.12
国家数值风洞工程基础研究项目基于VR/AR****可视化方法研究(NNW2019ZT6-A17, 80万) ,2019.1-2021.12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互联网+”虚拟实验教育平台建设(2017TJPT0020,50万),2017.1-2018.12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智能交通的视频图像清晰化电子产品关键技术研究(2015GZ0212,4万/30万),2015.1-2017.12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交通安全的防雾装置研究与示范(2014SZ0223,20万/120万),2015.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字图像自动修补理论与算法研究(**, 20万) 2009 .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字电影修复技术及其DSP实现(, 3.2万) 2010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雾天降质图像清晰化模型与算法研究(2011JQ0041, 6万) 2011-2012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图像超分辨率重构模型与算法研究(11ZA130, 4.5万) 2012-2014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07Zd1114, 2万) 2008-2010
德州仪器公司及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基于C674x混合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2万,2016-2017
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特殊环境综合监测技术研究,20万,2013-2015
董事单位委托:光照不均匀图像自适应调整系统研制,27.5万,2014-2015

发表论文
基于GA_Xgboost模型的糖尿病风险预测. 计算机工程, 2020, 46(3): 315-320
基于B/S构架的网络结构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0, 56(11): 230-237
一种基于细节层分离的单曝光HDR图像生成算法.自动化学报,2019,45(11):2159-2170
Perception Oriented Haze Image Definition Restoration by Basing on Physical Optics Model. IEEE Photonics Journal, 2018, 10(3): 1-16
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人脸识别算法,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8, 37(8): 127-129
单幅图像的高动态范围图像生成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6, 28(10): 1713-1722.
基于视觉感知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计算机工程,2016,48(2):
单幅图像的高动态范围图像生成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6,28(10) (EI检索)
Single image super-resolution via blind blurring estimation and dictionary learning. Neurocomputing, v 212, p 3-11, November 5, 2016(SCI, EI检索)
基于全变分模型的视觉感知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1): 79-83(EI检索)
基于泰勒展开式与曲率逆向驱动的图像超分辨算法.计算机应用,2014,34(12):3570-3575
otal Variation Based Perceptual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ing.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2014 (4):1-10(SCIEI检索)
基于半逆法的一种快速单幅图像去雾算法,图学学报,2015,36(1):68-75
颜色保持的实时图像/视频去雾算法, 计算机应用,2014,34(9):2702-2707.

出版专著和教材
张红英、吴亚东、路锦正. 图像清晰化技术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01
方艳红、吴斌、张红英. VR 到AR——一种循序渐进的技术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11
路锦正、张红英、李强. C674x-DSP 嵌入式开发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01
吴亚东,张红英,吴斌·. 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3
吴斌, 吴亚东,张红英. 基于变分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复原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08

科研创新
发明专利:张红英、段然、吴亚东,一种快速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 ZL9.X,授权公告日:2017.09.26,申请日:2013.07.04
发明专利:张红英、吴亚东、张赛楠,一种基于亮度分量极小化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ZL1.8,授权公告日:2017.02.15,申请日:2013.09.15
发明专利:张红英、王小元、吴亚东、刁扬桀,一种基于抛物线函数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ZL5.X,授权公告日:2017.09.26,申请日:2014.04.29
发明专利:张红英、刁扬桀、吴亚东、陈萌,一种实时视频去雾方法,ZL 1.3,,授权公告日:2017.04.05,申请日:2014.04.10
发明专利:张红英、刘言、王小元、吴亚东,一种基于半逆法的快速单幅图像去雾算法,ZL8. 7,授权公告日:2017.05.17,申请日:2014.06.25
发明专利:张红英、陈萌、吴亚东、刁扬桀,一种单幅雾天图像能见度估计方法,ZL6.4,授权公告日:2017.05.31,申请日:2015.04.28
发明专利:张红英、王小元、吴亚东、刘言,一种模拟人类视觉感知的自适应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ZL7.1,授权公告日:2017.08.04,申请日:2015.07.10
发明专利:张红英、徐振轩、吴亚东,一种面向大面积天空区域图像的去雾方法,1.7 2017年1月11日(未授权)
发明专利:张红英、朱恩弘、吴亚东,一种单幅低动态范围图像生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ZL3.9, 授权公告日:2019.06.07, 申请日:2017年2月22日
发明专利:张红英、张媛媛、吴亚东,一种新的高动态范围图像生成方法,9.2 申请日: 2019年7月29日
发明专利:张红英、韩兴、吴亚东,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表情识别方法,1.5 申请日:2020年9月17日

教学活动
主讲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指导学生情况
2014年指导研究生参加TI DSP及嵌入式大奖赛算法组二等奖;
2016年指导硕士生获得西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我的团队
智能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团队一直致力于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的研究,特别在数字图像自动修复理论与算法、图像清晰化技术(包括图像去噪、去模糊、去雾、低照度增强、超分辨重构等)、目标检测与跟踪、医学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讲师3人,研究生本科生约30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6项,地市级及企事业委托项目15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60余篇;出版研究专著6部;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授权10项,转化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



相关话题/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