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该项目的11位海外知名学者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其中包括英国阿斯顿大学光子技术研究所(英国光电子研究机构排名第二)所长Sergei?K.?Turitsyn教授在内的6位美国光学学会的会士(Fellow),代表了光纤光学领域的世界一流水准。
论坛的第一个环节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也是2014年亚洲光通信与光子学大会(ACP)的特别峰会。在峰会上,我校“111基地”负责人饶云江教授以“Building a worldwide platform f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Fiber Optics —the 111 project”(打造国际化的光纤光学合作研究平台:111计划)为题,向与会代表全面介绍了该基地的成立背景、立项过程和发展目标。饶云江以及11位海外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介绍了各自研究方向上的最新进展。
随后,5th?ATFO移师成都,并在我校清水河校区举行“光纤传感与通信”111基地海外专家聘任仪式。校长李言荣、副校长王厚军,通信学院院长李少谦等出席仪式并与海外专家进行交流。
李言荣对各位海外专家的来访表示诚挚欢迎。他为专家们颁发聘书,并与Turitsyn教授一同为“电子科技大学-阿斯顿大学”光纤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宣布该中心正式开始运行。该中心也成为“111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聘仪式结束后,“111基地”的中外专家参观了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就今后的合作研究计划展开详细讨论。
相关链接:
“111计划”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光纤传感与通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依托单位为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地引进了十余位国际光纤技术领域知名学者,其中包括8位国际一级学会Fellow,?成员主要来自来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学者。在我校校内以包括院士、****学者、****、国家杰青在内的教育部创新团队为主,构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团队。该引智基地建设周期为五年(2014-2018年),项目总经费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