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n Sik Park教授以生物医学诺贝尔奖为线索,介绍了历史上利用电磁波谱技术的发展推动生物医学飞跃式进步的情况,如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包括射频、x射线的NMR(核磁共振)、CT(层析扫描成像)等技术,这些技术为人类健康保障、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先进手段。当前,作为电磁波谱中唯一尚待全面开发的、正处于国际研究前沿的太赫兹科学技术,太赫兹波由于其量子能量低且是生物大分子的振转能级所在频段等独特特性,已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崭露头角并展现出其独特魅力。他说,包括太赫兹生物医学谱与成像、太赫兹无损医学诊断等,特别是太赫兹波用于生物分子的动力学研究,为人类深入分子层面的生命科学问题的探索研究打开了一扇窗。
占人体组成成分70%以上的水对太赫兹波的吸收,成为太赫兹生物医学研究的一把“双刃剑”。Park教授介绍了韩国首尔大学生物分子的水动力学研究以及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的系列研究成果,指出太赫兹科学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结束后的提问环节,Park教授就太赫兹生物医学相关谱研究和太赫兹用于中医药研究等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
相关链接: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NU)
Director, Center for THz-Bio Application Systems, SNU
Chair,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Infrared, Millimeter and Terahertz Wa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