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若林教授有二十余年的海外留学与工作经历。讲座中,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世界先进光通信器件市场的最新动态,包括被动光学器件、激光器、接收器(receivers)、收发器(transceivers)、转发器(transponders)等。他说:“中国拥有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光通讯市场和规模可观的光电产业,但还不具备生产这一产品的技术和能力。”通过讲述自己在美国诺华(Novartis)公司、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美国西数(Western Digital)公司等的工作经历,李若林教授告诉同学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鼓励大家要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走出去学习国外前沿科学技术,接受新的挑战,不断创新。入选“****”后,李若林教授立即回国,积极在衍射光学、光子集成等领域继续从事研发工作,他谈到:“从二十多岁出国留学起,就希望有一天能报效祖国,能为国家做有意义的事,也希望同学们在海外留学后对人生有更高远的追求。”

物电学院吕海峰副教授于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香港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助理。在港期间主要从事半导体电子学与凝聚态物理的研究。讲座中,他生动地介绍了香港大学的吃喝玩乐行,从港大的冯平山楼讲到港大杰出校友孙中山,从校门外的甜品店讲到校内餐厅的特色美食,鼓励同学多去海外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他深入分析香港留学的现状,表示香港氛围趋于西化并且开放活跃,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内地学生可以更快地融入香港社会。通过幽默风趣的讲座,吕海峰引导同学正确认识在港的学习,鼓励大家在主动学习、积极获取的同时,更要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岚主持报告会。她表示,希望通过“海外访学讲堂”加强学生对出国留学和国外学术动态的了解,提高学生出国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树立远大志向,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关链接:
“国际化”是我校的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学校近年来大力推进实施青年教师出国计划,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前往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留学。为让广大师生了解海外学者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加强师生对访学生活和国外学术动态的了解,教师发展中心(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开设“海外访学讲堂”,邀请海外访学研修成果显著的教师交流访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