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邓光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9-05

导师代码: 12380
导师姓名: 邓光伟
性别: 男
特称:

职称: 研究员
学位: 理学博士学位
属性: 专职
电子邮件: gwdeng@uestc.edu.cn



学术经历: 2007年至201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6月毕业于中科院量子信息实验室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教授课题组,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2016年7月受聘为中科大物理学院副研究员。2018年2月起,入选电子科技大学校****,加入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目前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郭光灿院士指导下,建设信息与量子实验室,负责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方向。更多信息,请查阅实验室网站 — www.infqlab.com。


个人简介: 邓光伟,研究员,博导,201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郭国平教授和郭光灿教授。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2018年2月作为“校****”入选者加入电子科技大学,现为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研究员。先后荣获“王大珩光学奖”、"四川省特聘专家"等奖励,并受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代表中国博士参加201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子课题一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科技部超级973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B等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在半导体量子比特扩展架构、新型半导体量子器件调控机理、量子精密测量器件机理等方面做出了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NAS共同通讯作者各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第一作者1篇,Nano Letters第一作者2篇。近年来,瞄准国家量子信息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方向,主要从事量子精密测量机理、器件、系统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包括量子腔光力学、新型量子扫描探针技术、纳米机电系统、极低温光电子学、光电集成量子器件等。目前担任PIERS等国际会议分会场组织者,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担任APS、IOP、npj等系列刊物评审;担任《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第一届青年编委;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人;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光量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子课题,2019/12-2023/12,进行中,课题负责人;[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量子光场与高频光机械振子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精密测量应用研究,2019.01-2021.12,在研,主持;[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频纳米机械振子中声子模式量子态制备、传输与操控的实验研究,2021.01-2024.12,在研;[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石墨烯机械振子和超导微波腔强耦合的实验研究,2018.01-2020.12,结题;[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01-2020.12,在研,主持;[6] 电子科技大学****,2018.02-2021.02,在研,主持;[7] 中科大青年创新基金,2017.01-2018.01,结题,主持;[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基于原子、离子与光子的少体关联精密测量,2017.07-2022.06,在研,参加;[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信息的实验研究,2017.07-2022.06,在研,参加;[10] “超级973”科技专项,固态量子芯片,2011-2016,结题,参与。


研究成果: 主要一作/(共同)通讯作者论文:【1】 PNAS 117, 5582 (2020).【2】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383 (2018).【3】 Science Advances 3, e** (2017).【4】 Nano Letters 16, 5456 (2016).【5】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5, 126804 (2015).【6】 Nano Letters 15, 6620 (2015).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类别
070200物理学 02凝聚态物理 博士
070200物理学 04光学 博士
070200物理学 06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博士
070200物理学 02凝聚态物理 硕士
070200物理学 04光学 硕士
070200物理学 06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硕士









相关话题/基础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