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二战研友考研全过程经验分享(2)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2015-12-22




  专业课
  在这里我不想去整理知识点和课本,因为历年的经验帖子已经总结的非常好了,完全可以自己去看,而且实话说,我到现在都不认为我对专业课理解得很好,很多论坛上讨论的问题,稍一深入,我就无所是从,因此我只想说一些貌似飘渺实则很实在的东西。
  专业课是今年救我于水火的科目啊,仔细想来,我数学和政治考的很不理想,唯一能让我冲上400高地的就是这专业课了,虽然当时看见130多的数字时,我一度以为是数学分数,但后来仔细想想,这大概是忧虑过多的惊喜吧!
  
  我本科是学金融的,但这并没给我带来什么优势,反而让我认清一个事,经济类专业入门门槛实在是低,什么人都能来学,而真正学好又不容易,学到实用的东西又几乎不可能,而我数学又不好,所以我对自己的专业课极不自信,以至于整个考研经历,几乎就是牺牲英语政治只看数学和专业课这样来度过的。
  关于专业课的重要性,我想说,如果你数学好,能考130多甚至140多,那么专业课真的不那么重要和痛苦。一个能数学能考135分以上的人,专业课110来分甚至100零几分足够了,所以为了取得110左右的分数,你只需要认真看好高鸿业微宏观、西财的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以及近几年的真题足矣。
  而我的经历却是看了过多的东西,如果你考南开,你会发现南开只考微宏观,其难度和灵活度的确在西财之上,但我认为,只论难度不论出题水准的话二者相差并不悬殊,只是在范围广度上和宏观经济方面南开要求更高,这个也是不同学校侧重点不同。考南开的参考书概括而言是“平范多曼”四本老外的大砖头,即平狄克微观、范里安现代观点、多恩布什宏观,曼昆那本单独的宏观,你可以发现,其中范里安和曼昆那两本,考西财的人也推荐要看,我在遍翻这些书后觉着,实在没有必要全看,因为个人觉得西财更恶心的科目是政治经济学,其政治经济学“名不副实”,因为它居然包括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两个部分,内容量上完全可以和微观宏观分庭抗礼,而通过考试我个人觉得,西财对此二君的考法,难度和灵活度远超西经,但这也可能是因为去年西经题出的较简单吧。
  
  因此,我觉着,无论你追求什么样的分数,高鸿业微宏观、西财的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以及近几年的真题必须看好,这些是最最基本的东西,没看好这些,别想其他的,而所谓看好,大家在内心深处其实都懂得,只是不愿去承认,就是熟练背下再理解到能用自己的话给大一孩子讲明白的程度,之所以不愿承认,是因为这个过程非常繁琐、痛苦,必须用时间来堆出来。也只有在这些都熟练掌握后,你才能大致的看到,整个专业课知识是一个分类清晰的框架,你就可以根据大纲和自己构建的框架,再去翻老外的书、看一些中级的知识,扩充自己不很明白的部分,比如为了常提但不常考的斯勒茨基方程去看范里安的好几章知识,为了真正弄清楚AD-AS模型去看曼昆或多恩布什的宏观等等。

  我觉得如果你真的看好了最基本的东西,考不上110分是不可能的,而且甚至可以考到120分以上,但还是有很多人非常非常努力的去看去理解,最后分数依然很低,我能找到的唯一原因是:不会答题,甚至我一直有一种自己都觉得不靠谱的想法——文笔不行!
  这个所谓的“文笔”就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组织答案语言的套路、总有人说的所谓“专业素养”,还有西财真题“标准答案”等等问题,
  为了说明自己的一些看法,我接下来可能会变得很罗嗦,但我觉得我应该看清楚了一些问题,希望对别人能有帮助。
  首先,在这次考完试看到自己的分数后,我几乎可以确定一件事,西财的考研真题,应该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比如说今年考研第一道辨析题:无论在工业还是农业中,剩余价值总量总是都等于平均利润总量。我不知道大家当时的感觉是什么,我当时第一感觉是这题本身出得就有问题,由于时间太久,我已经记不得一些知识点和我当时的想法了,总之大致感觉是政经地租理论那里提到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农产品不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那么一个干脆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东西,怎么能直接拿出来说“它的”剩余价值是否等于平均利润总量?当然我也想到了政经前面几章关于剩余价值形成和转化成平均利润的知识,但我无法控制自己对这个问题问法本身的抵触情绪,就剑走偏锋的写到:这种说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当然接下来的答案语言的组织,我有非常严谨的套路,对问题也有完整的论证,我不确定这题我的答案是不是正确,有可能我就在这题上丢了分,但接下来所有的政经题,我都答得如此“剑走偏锋”,即对问题问法本身有自己的思考,当时看见题目就有很多东西不断的闪过脑海催我写下来。所以,如果这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考试,那我直接在思路上就不合格了。可能这里会有人说的:老师改卷喜欢“有个性”的答案,但我想说,这不是意味着你的胆量大就能得高分。

  专业课究竟考什么?
  我认为,就是提出一个问题,然后你要能表达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独特看法,同时运用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出有“学术气息”的答案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这里有如下几个事情:
  首先,你要能对问题产生观点,而且不能想的太偏。
  然后,你能充分的证明你的观点是准确且正确的,而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所谓的有“学术气息”的答案,说白了,就是你的答案有逻辑、有足够的相关的专业名词和书本里的理论。
  因此,你的答案语言不应该是书本知识照搬罗列,应该是自己的语言,于是到这里我觉得诸位可以自己想一下,在平时你给其他人解释一个事情的时候,尤其是你明白这个事情的时候,你能不能简单明了的解释清楚?还是你会绕着这个事说很多但双方都皱着眉头觉着就差那么一点可就是触及不到本质,或者你为了卖弄学问说了十分充足的内容但没有几句涉题,亦或是你思维极具跳跃性以至于越说越远还不自知。如果你说问题就已经这样,那写东西更加要命,这就是我想说的“文笔”问题,你懂但你说不明白,你的答案一定要紧围绕题目而有逻辑。还有个问题是,有的人的答案很有逻辑论证也很充分,但叙述方式太过于“白话”,这能符合所谓“学术气息”吗?
  最后,你的答案如果在全面之外能有延伸的话,好之又好啊,只是这是次要的东西,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引入歧途,就像上面说的,有的人思维很发散,但发出去回不来,最后越写越远,自己觉得自己答得很多很好,可没想过有多少内容是切题的,
  
  那么该如何答题?
  这即所谓“答题套路”问题,若是西经的话,很好办,因为西经的知识比较整块,我的想法是第一步名词解释,第二步阐述问题问的是什么,第三步论证,第四步结论或经济学意义,计算题的话就解释答案的经济学含义。
  为什么会有第一步名词解释。南开等诸多学校专业课考试里会单独考察“名词解释”,西财没有,但我觉着它是融合在题里了,你看考题,问题中有时会涉及到专业名词,你答题时也会用一些,那么你怎么表示出你读懂了题,一方面是你提出了正确的看法,另一方面你能解释出关键专业词汇的含义,所以答题时,你可以先表明观点,说此题涉及到什么什么问题,然后对关键的重要的专业名词进行解释,或者你直接写下涉及的专业名词,在后面简单解释,然后表明观点,说此题正涉及到这些个问题等等,
  记得本科时候一个不错的教授时常给我们解释什么叫“专业素养”,他最后偏激的说就是你的“词汇量”,你掌握了多少专业名词你就有多少专业素养,我觉得他这至少强调了一点,即“专业名词”确实能提高你的学术认知能力和论述能力,而剩下部分的“专业素养”我觉得就是你怎么处理你学到的理论,怎么把课本语言变自己的语言,再去解释问题现象,大概也许就是我上面啰里啰嗦的那一堆吧。

  然后是政经
  很难说有答题套路,原因是多是论述简答题,挺麻烦的,反正最好不要出现1、2、3之类的数字,这个只能体现一个事情,即你答题没逻辑所以只好用数字标出来,  
  我觉得政经答题最重要的在于“主次分明”,因为一般政经题目总感觉很灵活很模糊,让你觉着既与这个有关又与那个有联系,所以这个就看你平时修为了,能不能看出它到底最主要涉及什么问题,然后主答之,附答其他。
  答题时还是要有名词解释,然后如果你实在不确定可以这样答,首先,这涉及到什么什么问题,然后另起一行开始论证,然后其次,这也涉及到什么什么问题再论证,等等,最后总之怎么怎么样。但最好,还是要体现出主次,其间论证的逻辑性和语言组织如上啰嗦,还是看个人修为,无法言传。
  关于政经里的时政,我复习时候反正是没时间关注新闻之类的,一点新闻没看,但答题时莫名其妙的引用了不少国内现象,所以我觉得,这个看个人,其实你复习着就会发现,偶然瞥一眼电视看见个新闻,会不自觉的去拿自己刚看的东西去比对,所以这是种不太重要的能力,答题时会不自觉想到,举出些例子佐证自己的论述非常好,但不必每答必有,更切记不要举太具体的例子,因为未必准确,最好举一些国内的、公认的、比较一般化的现象即可。

  然后就想到“红宝书”,因为它往往涉及两个事,标准答案和时政,对于红宝书的用处,不能说没用,尤其是辅导班笔记和历年真题的题目还是很好的,其余的就不想多说了,我买时是期望有大用,最后发现只图了个安心,它历年真题的答案有的很有启发性,大部分都不堪入目,其政经的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和时政,有助于你看书,但真心不能靠它,个人感觉时政部分也太偏了,所以用与不用看个人。

  最后想说,专业课想拿高分一定要全面,复习时候全面不留遗漏,答题时候要拿老师当完全不懂的人,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全面的解释清楚,这个答题要想全面还要想问题时灵活,大家都知道经济学里很少瘸腿的专家,看问题总是正反面整一通最后好像完全没解决问题,但这个就是全面,比如去年政经有道关于垄断的题,想必所有人都能想到书中关于垄断的各种弊端,但书里也有提到,垄断于国际上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所以那题在答完主要部分后,完全可以再接着答:当然,适当的垄断有助于什么什么,而论证时就可以举我国金融危机时期的国进民退等现象,即能说明垄断弊端又能说明国际上的那一点点好处,那题好像还涉及点社会主义新时期问题?忘了,这样这个都可以联系上。

  最后的最后一个问题,上面说得有点太复杂了,搞得很难一样,实际上专业课还是考基础知识的,所以大家切记不要像我一样,看得太过,认清自己,顾全大局,如果我当初真的认清了自己,好好规划的话,就不应花那么多时间在专业课上,那时间重新分配的话,收获如何犹未可知啊。

  关于复试
  我总好奇为什么那么多初试还没考的人老去问复试,先别管那个了,徒增压力自找苦受而已,
  从今年复试中,似乎能发现,金融中心难度只在复试题目较难,嗯,实际只是考的更认真更深入一点。证期学院复试考查当时大纲上写的很缺德——证券投资学,即没有明确的参考书,而由于新成立没几年,往年一会儿考投资学一会儿考货币金融学,整的很没谱,我是货币金融学和博迪的上下册两大本投资学精要一起看的,后者看得更多,还像初试时那样一章一章顺知识点,结果又看多了,笔试看着中心的题目真是想答啊,结果证期的笔试题八成都是货币金融,投资学唯一亮点在一道简单计算题上,整个考点如蜻蜓点水一样拂书面而过,所以,只有一个意思,金融学院、证券期货学院、金融中心三者很难分清难易,金融中心真难吗?如此来看未必.
  总之,就这样,我只是说了我的看法,对不对不知道,有没有用也不知道,反正考研靠个人!祝大家成功!
  

相关话题/西南财经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法律硕士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今天上午刚结束了专业课面试和政治面试,意味着此次成都复试之旅要画上句号了,剩下的主要任务就是尽情享受成都的美食和舒适的天气,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了,一座充满着麻辣诱惑的城市。  19号中午再经过2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复试经验小结
      听从苏菲麦学长的命令,现在把自己考研的经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对2011考西财会计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苏菲麦学长是个好同志,乐于助人。也愿在西财考研论坛上以后还会有好多这样的好同志,在支持着一批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金融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本来打算有了最终的结果再写,但等结果太无聊了,就先写一点,方便后来的学弟学妹,献丑了哈。  4月19日号上午笔试,拿到题后,我不禁暗呼:西财可是从不按常理出牌啊!今年的题型大变!单选,多选,判断,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初试复习技巧
      前几天发了个关于选择西财的贴,现在我想大大伙也进入了初试的全力准备阶段,很多人提出初试怎么复习,所以跟着我就说说怎么个复习(我考的学院金工,所以只说关于经济学2的初试方法),让大家复习少走一些不必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研友分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谈
      一、专业课复习  经济学建议的参考书目:  1.西经:《微观、宏观》高鸿业 人大出版社3.4版都可以。  2.《微观》西财出版社  3.政经:西财出版社的有一本合订本,买分开两本的也可以。  注: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西南财经大学管理专业课考研经验
      很多人问有两本书重点看谁的?我推荐罗珉的王德中的四年没考了(因为退休了), 而罗敏上面的有分数的百分之九十其实你看透了考点都是那上面的。你要做的就是看熟、背上、熟背、考试写上去。那王的书看不看?如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关于西南财经大学备战行政管理的一点经验分享
      应斑主的要求,我来说说我备战西财行管的经验吧。本人初试337,复试笔试有点惨,所兴英语和面试还表现不错,狗屎运好拿了个公费。    大概九月中旬才开始看书。先说说公共课吧,平时英语还不错,不过考研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企业管理考研复试经验浅谈
      结果终于出来了:有幸被录取。觉得应该回馈下论坛上广大朋友,因为平日从论坛上获取了大量信息,可谓她就是我考研路上的引入人,呵呵。论坛上关于企业管理复试的信息不多,这里把自己了解的东西写出来,希望对想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初试403分复习经验谈
      成都的春天有点让人沉醉,让人有写丝丝的懒意,结果揭晓有那么一段时间了,现在才下笔写下这些东西,就当是给自己一年多努力的一个小总结,也希望能给接下来向西财闯关的人一些借鉴。虽然我不是最高分,但希望我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
  • 西南财经大学研友热心全方位解读西财研究生生活
      昨天跟一位同学聊天,马上就要研二了,她说她在入学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对西财的校园活动不了解,对西财的学术活动不了解,不知道哪些活动可以加分,不知道哪些活动是会有回报的,自己觉得既然是研究生了,肯定 ...
    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网 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