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专业教师、行政辅导员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从各自的角度对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建言献策。
会计系老师代表赵尘发言。她表示,总书记在2014年APEC峰会上提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国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国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这些背景和目标下,我院积极组织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大讨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赵尘老师说到,我院学生在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教条化,过于注重考试成绩;或学习态度认真,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有些则在创业方面,有创业热情,但经验欠缺、能力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她认为,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善课程体系并对有意愿有潜质创业的学生重点培养。
杨记军老师代表财务系发言。他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创业,但强调的是创新型的创业,而非传统模式下的创业,他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以及如何把握尺度等问题提出来自己的看法。目前,财经人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学科限制、创业大环境转变的困惑,杨记军老师认为,学院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需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原则,设计差异化人才培养机制,适度鼓励教师提升创业实践水平,课堂内外多元化机制展开创业实践类培养,引入校外资源创新实践型创业教育模式。
审计系张冬老师详细介绍了10月16日,审计系在系主任余海宗老师的布置和召集下召开的审计系关于“以国际认证为契机,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讨论会,各位老师在讨论会上积极发言,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等的有效衔接问题,并主要围绕“学校教育应对地方产业创新形成支撑”、“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课程教学的改革”、“国际认证工作要求学院的管理创新”展开了讨论。
行政辅导员代表刘坤老师则说到,作为行政教育人员,在给学生做就业指导时,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能有效解决现有难题,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实战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团学积极组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努力办好“挑战毕马威”“模拟炒股比赛”两大比赛,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并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他强调,会计团学要建成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学校创新创业课程,主动联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开发创业培训项目,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助与全程指导。
肖惠子同学作为会计学院学生代表,分享了参加我院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活动的亲身经历,并以此为思考点,提出了自己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看法。她说,大学生创业要做喜欢的事,要行胜于言,更要兼顾学习与思考,不可闭门造车。
我院副院长谭洪涛教授对本次讨论会进行了总结。我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讨论从10月持续到11月,参与人员涵盖学院全体师生,在大讨论期间,我院组织了专题调研、学生集中讨论会、行政及辅导员集中讨论会、各系分组讨论、校际研讨会以及本次的全院师生集中讨论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对教师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对学生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行政辅导人员则要提高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此外,学院要充分利用国际认证的优势,扎实推进质量保证工作;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即确定学院使命、确定本硕博培养目标,把目标细化到每一门课程,完善质量保障措施。谭洪涛教授从学院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在理念上,“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的精神,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会计学院责无旁贷”;在氛围上,“开门办教育”,鼓励创新创业的宽松自由的环境;在机制上,鼓励建立弹性学制和教师定期离岗参与社会实践机制;在课程上,加强科技类课程的设置,文理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加强案例、项目和研讨;在平台上,构建科研小组、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在管理上,建立基于数据的科学评估方式,实现评估手段的信息化。
讨论会最后,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骁发表了讲话,他肯定了我院本次主题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大讨论,他说到,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水平与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理念相契合,只有创新,才能在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大格局中取胜。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四大功能决定了大学应该如何创新,其中培养创新人才是落脚点,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具备理性批判思维,敢于质疑、具有好奇心,能够认同多元文化。
创新创业是时代之潮流,只有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创新,才能永立潮头。我院积极响应,全院动员,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创业氛围,定会为社会持续输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添砖加瓦。(会计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