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开历史记忆尘埃,重新体验并传承长征精神,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建工作站组织开展了“追寻先烈足迹 弘扬长征精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从6月29日开始,7月4日结束,队员希望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和弘扬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7月1日清晨六点,队员从会理县城出发前往皎平渡金沙江遗址,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队员采访了老船工周启龙的后人,他已是80岁高龄,身体依旧硬朗,当我们谈到渡江历史时,老人眼中闪现出激动的目光,随后,老人带领我们一同游览遗址,在游览中老人向我们介绍了江岸边的一排山洞,那是开凿于清末民初马帮行旅宿营歇脚地,那些洞口前的小平台就是当年红军的临时渡江指挥部,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就住在山洞内,靠北的小山洞是毛泽东在会理指挥战斗时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他挥毫写下了“金沙水拍云崖暖”的不朽诗篇。受现场气氛感染,队员们满怀激情地在党旗下吟诵了毛主席的名篇——《七律·长征》,应情应景,甚为壮观。
下午,队员们来到了狮子山战役遗址,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亲自参与指挥的第一场战斗,因情报有误,形势对红军极为不利,朱德总司令曾亲自到前沿阵地指挥战斗,后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根据毛泽东意见,当机立断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最后,同学们来到了四方街遗址,四方街是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红军也在此建立了入川以来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通安中学是当地以儒家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示范中学,该校的校训“起步长征,润德求实”也体现了对长征精神传承与发扬。
7月2日上午,,队员到凉山州会理县民族中学,与即将进入高三的同学开展了一场交流会,交流会在学校可容纳120人的阶梯教室进行,教室里座无虚席,交流会互动频繁,气氛活跃,参加交流的民中同学均表示获益良多。下午,队员拜访了国家书法家协会的王逵老师和凉山州书协、美协会员马世鼎爷爷。队员受邀在蜀南书画院参观了王逵老师的丰富藏品,王逵老师了解到队员是到会理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后,更是现场为会计学院党建工作站题下“共筑中国梦”的字样,并勉励在场同学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马世鼎爷爷虽在病中,仍坚持参加座谈会,并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红军长征过会理的历史和会理县的风土人情,还与大家分享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座谈会上,队员们依次谈了自己在会理县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见闻和感受,队员表示,通过实地参观、走访感受到红军长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定会鞭策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并表示会将这次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见闻、感悟记录下来,在返校后与身边的同学分享。
7月3日,队员来到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参观红军长征纪念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红军长征纪念馆分为六个篇章,包括伟大的战地跋涉——湘江战役、伟大的历史转折——遵义会议、巧渡金沙、会理会议、长征胜利、历史总结。队员们实地参观学习了这六大篇章,更深入地了解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在会理期间的主要活动,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历尽艰辛、抛洒热血的红军将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下午,队员跋涉山路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并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现场气氛热烈感人,其他的在场参观人员也在队员的带动下合唱了“十送红军”等红色歌曲。
此次的三下乡活动通过翻阅资料、访谈、座谈会、交流会和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场馆等形式,让队员对红军长征路程的艰险与不易有了更深入的感受与体会,队员纷纷表示将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也不忘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四川教育网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建工作站到会理县开展“三下乡”活动”(http://www.scedu.net/news/web/**.shtml)和“西南财大学子与会理民中师生分享交流”(http://www.scedu.net/news/web/**.shtml)为题对会计学院党建工作站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当地四川凉山彝洲新闻网以“西南财大十二名学子到访会理与文化名人交流”(http://www.lszxc.cn/news/**3.html)为题对活动进行报道。(会计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