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熊嘉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9-26

熊嘉阳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搜索热度
所属教研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轮轨关系与振动噪籍贯: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
最后毕业学校:西南交通大学毕业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教师寄语: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咱们一起前行!
访问地址:http://yz.swjtu.edu.cn/~9789

sunny-1996@163.com
http://faculty.swjtu.edu.cn/xiongjiayang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教师信息导航基本信息
教学情况
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招生信息
学生名单
♣教师简介熊嘉阳,男,1969年11月出生,工学博士(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志云院士秘书。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0.9-1994.7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铁道车辆专业,本科
1994.7-1999.6昆明铁路机械学校车辆教研室,助教
1999.6-2001.3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机械工程系车辆教研室,教师
2000.7西南交通大学讲师
2001.3-2002.6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教学科,科员
2002.6-2006.5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教学科,科长
2004.5-2013.4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机关党总支教务党支部,书记;
2004.3-2006.6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5.7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
2006.5-2008.4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处长助理
2006.6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
2008.4-2013.3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副处长
2008.9-2014.9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11.1西南交通大学六级职员
2013.3-2015.10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机关党总支,书记
2013.5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4.9西南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
2015.10-2015.12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科学技术处,处长
2015.12-2016.1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016.1-2017.10西南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专职副主任
2017.10-2018.10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集团机关党支部书记
2018.10至今院士秘书
2019.1CCAA质量管理体系(QMS)认证审核员
2019.12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科技管理部,副部长
2020.4任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长期从事教学、科研、高教研究和党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轮轨接触力学、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1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企业合作项目2项,主研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3项,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SCI期刊3篇、EI期刊10篇、EI国际会议2篇、国际期刊1篇;获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1项;主持和主研教改项目17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4项,发表教改论文16篇;主持党建研究基金项目2项,发表党建论文3篇;主研实验平台项目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013年“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党支部书记”。CCAA质量管理体系(QMS)认证审核员。《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交通信息与安全》审稿专家。
♣教师寄语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咱们一起前行!
♣研究领域1、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
2、轮轨接触力学
3、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硕士机械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1.机车车辆设计及理论
硕士机械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2.轨道车辆动力学结构强度及可靠性
硕士机械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5.轨道车辆服役性能
说明:硕士招生专业是由导师本人填写的,可能有部分老师没有设置,但不代表不招收硕士。

♣招生要求1、欢迎机械,电气,材料,力学,数学等专业的学生报考;
2、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优先考虑招收具有扎实的力学和数学功底的学生。
♣教学经历 长期讲授铁道车辆专业课程有:《铁道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车辆制冷与空调技术》、《动车组装备》、《动车组车内环境控制系统》;
曾经讲授课程:《车辆电气装置》、《车辆业务》、《工程制图》、《制冷与空调技术》、《机械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
开设选修课:《轨道交通简介》;
长期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教学成果 主持和主研教改项目17项,发表教改论文16篇,教学成果如下:
2000年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002年度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第一批骨干教师;
2002及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3年论文《制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获《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杂志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3年课程建设项目《工程制图及CAD课程作业题库》优秀;
2004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
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六);
2006年及2008年获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和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
2009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六);
2010年四川省精品课程《机械工程概论》主讲教师;
2010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2012年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2013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工程能力为主线,培养轨道交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排名第四);(2014年5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 川府函〔2014〕82号公布)。

♣科研团队 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科研团队
1.团队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科研团队,主要从事车辆系统设计理论、轮轨关系、减振降噪等方面的理论、试验及产品研发工作。
该科研团队专业覆盖面广、实力雄厚、队伍壮大:科研人员约150人(教师约20人,博士研究生约40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
该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导师主要包括:金学松教授、梁树林教授级高工、圣小珍教授、温泽峰研究员、池茂儒研究员、罗赟研究员、肖新标副研究员、赵鑫副研究员、王衡禹副研究员、吴兴文副教授、熊嘉阳副教授、关庆华讲师、赵明花客座教授、王安斌客座教授等。
2.团队成果:
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科研团队立足于国家级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国家级创新团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该团队依托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相关学科国际前沿,针对铁路提速和高速列车安全运行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旨在建立综合考虑动力学、摩擦学和疲劳作用的机车车辆研究应用体系。该群体在批准时聚集了包括4名国家****基金获得者、4名****奖励计划****和4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等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群体学术气氛浓厚,思想活跃,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有优良的团结协作精神。并于2008年获得滚动资助,2011年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验收。团队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教育部创新团队是高速轮轨系统理论及技术创新团队。该团队依托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高速轮轨系统损伤理论及控制技术,开展高速轮轨系统复合微动损伤机理及控制技术,高速轮轨材料的疲劳和磨损机理及材料匹配关系,高速轮轨磨耗机理、安全经济型型面设计和打磨技术研究;针对高速轮轨黏着机理、安全域及控制技术,开展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振动和运用安全性,高速轮轨粘着机理、速度极限及其控制,高速脱轨机理与安全域的研究。该团队聚集了包括1名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名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2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团队成员近几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5),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科研团队主要分为三大研究领域:
(1) 交通车辆系统设计理论,依托的研发平台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悬挂元件动态性能试验台、结构疲劳试验台。可开展交通车辆系统的结构设计、疲劳强度分析、动力学优化与振动控制研究。为我国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2) 轮轨关系与轮轨摩擦学,依托的研发平台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轮轨关系实验平台,它包括轮轨滚动行为模拟实验台、高速轮轨摩擦磨损试验台、高速轮轨接触疲劳实验台、车-线耦合关系实验台和脱轨机理实验台。可开展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机理、轮轨磨损和波浪形磨耗机理、高速脱轨机理、轮轨几何型面匹配、轮轨三维弹塑性滚动接触理论和实验验证等研究,实现轨道动力学参数识别及优化,再现轨道结构长期服役行为和失效过程。
(3) 轨道交通系统振动噪声,依托的研发平台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速列车服役性能实验研究平台。轨道交通振动噪声研究子平台的建设包括车外声源识别系统、车内声源识别系统、声学实验室。为轨道交通系统的减振降噪优化设计提供了强力支撑。
3.研究方向:
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科研团队主要分为三大研究方向:
(1)"交通车辆系统设计理论"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车辆系统动力学、结构振动疲劳、悬挂振动控制等;指导教师主要有:池茂儒研究员、梁树林教授级高工、罗赟研究员、吴兴文副教授、熊嘉阳副教授、赵明花客座教授等。
(2)"轮轨关系与轮轨摩擦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轮轨关系、轮轨损伤、钢轨打磨技术等;指导教师主要有:金学松教授、温泽峰研究员、赵鑫副研究员、王衡禹副研究员、关庆华讲师等。
(3)"轨道交通系统减振降噪"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车内噪声优化、车外噪声控制、环境噪声控制等;指导教师主要有:圣小珍教授、肖新标副研究员、王安斌客座教授等。
4.招生要求:
(1)欢迎机械,电气,材料,力学,数学等专业的学生报考;
(2)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优先考虑招收具有扎实的力学和数学功底的学生。


♣论文成果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专利成果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出版专著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荣誉与奖励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软件著作权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标准规范编制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学术交流情况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其他成果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学生名单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相关话题/机械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