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卜一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9-26


个人信息MORE +
卜一之 教授
所在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馆1505
联系方式:
学位: 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 教授
电子邮箱: yizhibu@163.com
博士生导师

通讯/办公地址: 办公室电话: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卜一之,男,1961年3月生,北京市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获中国公路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200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9年)、四川省、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2008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作为分项主持人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主研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项目2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几何控制概论与应用》,发表论文40余篇。

科研团队的学术天空



教育经历
[1] 1978.10-1982.7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本科(学士)|学士学位
[2] 1982.9-1985.3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
[3] 1993.2-1998.12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1]高性能桥梁新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2]钢结构桥梁疲劳损伤智能监测与检测;
[3]钢结构桥梁服役性能劣化机理与调控技术。


工作经历
[1] 2013.9-至今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 2004.7-2013.8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 教授 
[3] 1996.7-2004.6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 副教授 
[4] 1985.3-1996.6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 讲师 


团队成员
高性能桥梁研究团队
团队介绍: 本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钢结构与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研究,一直坚持以学科发展前沿和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在新结构新材料、施工误差和制造缺陷的结构性能效应特性、运营过程结构性能劣化机理及劣后性能强化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理论研究和高质量科研实践,初步建立了钢结构与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全寿命过程性能理论及可靠度理论及其关键技术框架。团队始终坚持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开拓创新型英才为目标,秉持“精勤笃行、锐意进取、超越自我、止于至善”的团队核心价值观,引入全新的核心综合能力培养理念,建立了“创新·卓越·英才”培养模式并创建了综合能力培育和提升平台,激励团队成员开拓创新,实现自我超越。多年的实践证明,所建立的培养模式以及综合能力培育和提升平台能够在科学研究、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为研究生提供重要支撑,成效卓著。


张清华


卜一之


崔闯


保义


蒙维娜


高性能桥梁研究团队顾问


李乔


董平沙


孟凡超


梅大鹏


李军平


胡广瑞


江湧





Copyright ? 2019 西南交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号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
川公网安备061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
访问量:次



个人信息MORE +
卜一之 教授
所在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馆1505
联系方式:
学位: 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 教授
电子邮箱: yizhibu@163.com
博士生导师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学研究


近年来参与了国内众多重大项目的科研及工程实践:

[1] 世界首座跨度突破千米大关的斜拉桥-苏通大桥关键设计技术、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
[2]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合理构造、制造工艺及疲劳性能研究;
[3] 重载宽幅特大跨度斜拉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新结构研发及其力学和疲劳性能研究;
[4] 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5]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及健康监测系统研发;
[6] 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
[7] 高速铁路桥梁纵向力传递机理研究;
[8] 桥梁结构分析系统BSAS、桥梁结构非线性分析系统NLABS软件开发研究等。
当前科研团队所主持的科研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高性能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失效机理与结构体系疲劳抗力研究(项目编号:**);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桥面板与纵肋焊接细节装配式快速加固协同受力体系的疲劳损伤演化机理(项目编号:**);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大纵肋正交异性钢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破坏机理(项目编号:**);
[4]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基于服役环境的既有铆接钢桁梁桥性能退化机理与剩余寿命评估研究;
[5]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合理构造、制造工艺及疲劳性能研究;
[6] 桥梁工程新结构科技开发项目:大口径长输管道联合跨越设计技术研究。
近年来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过程控制条件下斜拉桥施工误差传播机理及其调控理论研究(项目编号:**);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跨度钢斜拉桥施工全过程时变体系多尺度可靠度研究(项目编号:**);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上装配化桥梁建设关键技术-连续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性能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1BAG07B03);
[4]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重载交通钢桥面设计、受力性能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5]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钢箱连续梁合理构造系统和设计标准专题研究(港珠澳大桥);
[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可靠度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CX078);
[7]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宽幅大节段钢箱连续梁制造、架设、控制技术研究(港珠澳大桥);
[8]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缆与中主鞍座间抗滑移试验试验研究。


论文成果
近年来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



专著和综述:
[1]李乔,卜一之,张清华.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几何控制概论与应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清华,卜一之,李乔.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路学报, 2017, 30(3): 14-30, 39.
2018年发表论文:

[1] Numerical study on cable-saddl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multispan suspension bridge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8, 150: 51-59.
[2] Internal force transfer effect-based fatigue damage evaluation for PBL shear connector group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8, 148: 469-478.
[3] Influence of asphalt pavement conditions on fatigue damage of orthotropic steel decks: parametric analysi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3(12), 2018, 10.1061/(ASCE)BE.1943-5592.**.
[4] Fatigue damage evaluation of orthotropic steel deck considering weld residual stress relaxation based 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8, 23(10), 10.1061/(ASCE)BE.1943-5592.**.
[5] Fatigue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welded joints in steel truss bridge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8, 148: 450-456.
[6] Strain energy-based fatigue life evaluation of deck-to-rib welded joints in OSD considering combined effects of stochastic traffic load and welded residual stres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8, 23(2): **.
[7] Analytical models of frictional resistance between cable and saddle equipped with friction plates for multispan suspension bridge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8, 23(1), 10.1061/(ASCE)BE.1943-5592.**.
[8] Fatigue failure modes and fatigue resistance evaluation for structural system of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C]//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eel Bridges. Prague, Czech Republic: Prague, 2018.
[9] Fatigue performance of rib-to-deck joint in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 with new type of both-side fillet welded joints[C]//Proc. 40th IABSE Symposium. Nantes, France: Nantes, 2018.
[10]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fatigue life of perfobond leisten shear connector group under cyclic loading[C]//Proc. 40th IABSE Symposium. Nantes, France: Nantes, 2018.
[11]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esign codes on fatigue assessment of typical welded joints in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s [C]//Proc. 40th IABSE Symposium. Nantes, France: Nantes, 2018.
[1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与横隔板交叉构造细节疲劳开裂快速加固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2): 124-133.
[13] 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体系疲劳抗力评估[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2): 134-143.
[14] 钢桥面板疲劳损伤智能监测与评估系统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1): 66-77, 112.
[15] 新型镦边纵肋与顶板焊接构造细节疲劳性能试验[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5): 42-52.
[16] 钢桥面板U肋与顶板双面焊连接疲劳性能研究[J]. 桥梁建设, 2018, 48(2): 19-24.
[17] 钢箱梁面板与U肋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特性[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2): 260-265.
[18] 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双目标控制施工监控体系[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2): 244-252, 321.
[19] 钢桥面板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扩展三维模拟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 57-66.




Copyright ? 2019 西南交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号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
川公网安备061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
访问量:次



个人信息MORE +
卜一之 教授
所在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馆1505
联系方式:
学位: 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 教授
电子邮箱: yizhibu@163.com
博士生导师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科学研究


近年来参与了国内众多重大项目的科研及工程实践:

[1] 世界首座跨度突破千米大关的斜拉桥-苏通大桥关键设计技术、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
[2]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合理构造、制造工艺及疲劳性能研究;
[3] 重载宽幅特大跨度斜拉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新结构研发及其力学和疲劳性能研究;
[4] 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5]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及健康监测系统研发;
[6] 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
[7] 高速铁路桥梁纵向力传递机理研究;
[8] 桥梁结构分析系统BSAS、桥梁结构非线性分析系统NLABS软件开发研究等。
当前科研团队所主持的科研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高性能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失效机理与结构体系疲劳抗力研究(项目编号:**);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桥面板与纵肋焊接细节装配式快速加固协同受力体系的疲劳损伤演化机理(项目编号:**);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大纵肋正交异性钢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破坏机理(项目编号:**);
[4]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基于服役环境的既有铆接钢桁梁桥性能退化机理与剩余寿命评估研究;
[5]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合理构造、制造工艺及疲劳性能研究;
[6] 桥梁工程新结构科技开发项目:大口径长输管道联合跨越设计技术研究。
近年来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过程控制条件下斜拉桥施工误差传播机理及其调控理论研究(项目编号:**);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跨度钢斜拉桥施工全过程时变体系多尺度可靠度研究(项目编号:**);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上装配化桥梁建设关键技术-连续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性能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1BAG07B03);
[4]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重载交通钢桥面设计、受力性能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5]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钢箱连续梁合理构造系统和设计标准专题研究(港珠澳大桥);
[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可靠度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CX078);
[7]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宽幅大节段钢箱连续梁制造、架设、控制技术研究(港珠澳大桥);
[8] 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缆与中主鞍座间抗滑移试验试验研究。



Copyright ? 2019 西南交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号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
川公网安备061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
访问量:次



个人信息MORE +
卜一之 教授
所在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馆1505
联系方式:
学位: 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 教授
电子邮箱: yizhibu@163.com
博士生导师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近年来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



专著和综述:
[1]李乔,卜一之,张清华.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几何控制概论与应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清华,卜一之,李乔.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路学报, 2017, 30(3): 14-30, 39.
2018年发表论文:

[1] Numerical study on cable-saddl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multispan suspension bridge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8, 150: 51-59.
[2] Internal force transfer effect-based fatigue damage evaluation for PBL shear connector group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8, 148: 469-478.
[3] Influence of asphalt pavement conditions on fatigue damage of orthotropic steel decks: parametric analysi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3(12), 2018, 10.1061/(ASCE)BE.1943-5592.**.
[4] Fatigue damage evaluation of orthotropic steel deck considering weld residual stress relaxation based 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8, 23(10), 10.1061/(ASCE)BE.1943-5592.**.
[5] Fatigue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welded joints in steel truss bridge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8, 148: 450-456.
[6] Strain energy-based fatigue life evaluation of deck-to-rib welded joints in OSD considering combined effects of stochastic traffic load and welded residual stres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8, 23(2): **.
[7] Analytical models of frictional resistance between cable and saddle equipped with friction plates for multispan suspension bridge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8, 23(1), 10.1061/(ASCE)BE.1943-5592.**.
[8] Fatigue failure modes and fatigue resistance evaluation for structural system of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C]//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eel Bridges. Prague, Czech Republic: Prague, 2018.
[9] Fatigue performance of rib-to-deck joint in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 with new type of both-side fillet welded joints[C]//Proc. 40th IABSE Symposium. Nantes, France: Nantes, 2018.
[10]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fatigue life of perfobond leisten shear connector group under cyclic loading[C]//Proc. 40th IABSE Symposium. Nantes, France: Nantes, 2018.
[11]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esign codes on fatigue assessment of typical welded joints in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s [C]//Proc. 40th IABSE Symposium. Nantes, France: Nantes, 2018.
[1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与横隔板交叉构造细节疲劳开裂快速加固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2): 124-133.
[13] 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体系疲劳抗力评估[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2): 134-143.
[14] 钢桥面板疲劳损伤智能监测与评估系统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1): 66-77, 112.
[15] 新型镦边纵肋与顶板焊接构造细节疲劳性能试验[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5): 42-52.
[16] 钢桥面板U肋与顶板双面焊连接疲劳性能研究[J]. 桥梁建设, 2018, 48(2): 19-24.
[17] 钢箱梁面板与U肋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特性[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2): 260-265.
[18] 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双目标控制施工监控体系[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2): 244-252, 321.
[19] 钢桥面板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扩展三维模拟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 57-66.



Copyright ? 2019 西南交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号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
川公网安备061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
访问量:次



个人信息MORE +
卜一之 教授
所在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馆1505
联系方式:
学位: 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 教授
电子邮箱: yizhibu@163.com
博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工作

教学资源
暂无内容

授课信息
桥梁毕业设计 /QLBYSJ
桥梁结构计算机方法 /JLJGJSFF
结构设计原理 /JGSJYL
桥梁工程 /QLGC

教学成果
暂无内容



Copyright ? 2019 西南交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号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
川公网安备061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
访问量:次
相关话题/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