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主页: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基本信息
王晓敏 副教授
博士学科:材料化学
硕士学科:应用化学
工作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电子邮箱:xmwang991011@home.swjtu.edu.cn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焊接实验室
个人简介
王晓敏,博士,副教授,1998年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学士学位, 2001年获取四川师范大学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工作,2009年获得四川大学生物医学材料专业博士学位。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及焊接结构的性能检测、分析,焊接结构的腐蚀及防护。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材料及焊接结构的断裂失效分析、广域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等列车安全服役寿命评估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主研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其中主持1项、成都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以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在相关期刊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近4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EI收录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编写了《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的焊接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现主要研究方向:
(1) 高速列车轻量化材料及焊接结构的服役可靠性;
(2) 铝合金及焊接结构的腐蚀性能研究
(3) 金属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信息
(1)2011年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 ——高速列车车体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对腐蚀行为的影响”,项目编号:2009BAG12A04-D02-1-XN2,到校经费20万
(2)2007-2010年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体外原纤维形成水凝胶途径构建胶原-多糖组织支架材料”,第1主研,项目编号:**
(3)2011年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葛根丹参药对抗AS协同增效作用及有效物质研究”, 第3主研,项目批准号**
(4)2009年主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可靠性”,第4主研,项目编号:2009BAG12A07-B03
(5)2009-2012年主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焊接工艺及焊接残余应力研究”,第5主研,项目编号:2009BAG12A04-B03
(6)2011-2013年主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车体寿命评估技术”,第6主研,项目编号:2009BAG12A04-D02-1
(7)2010-2012年主研“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铁路大型捣固车长寿命捣镐国产化研究”,第4主研,项目编号:10GGYB889JH-023
(8)2005-2008年主研“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的研究开发”,第1主研,项目编号:05SG022-012
(9)2009年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百人计划项目—— 基于凝胶基质的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项目编号SWJTU09BR207,科研经费:3万
(10)2009年主研“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专题研究项目—— 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的研究”,第5主研,项目编号:SWJTU09ZT29
(11)2009年主持“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 用于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复合膜材料研制”,项目编号:2009Q055,科研经费:0.5万
(12)2011年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高速列车7000系铝合金及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及防护研究”,项目编号:SWJTU12CX047,科研经费:10万
(13)2011年主持“高速铝合金列车关键零部件失效分析及防治措施”,到校经费:75万
(14)2010年主研“新一代高速动车组8辆编组车体解剖残余应力测试及分析”, 第3主研
(15)2010年主研“CRH2二阶段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关键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残余变形研究”,第3主研
(16)2012年主持“铝合金材料对成型及焊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科研经费:40万
(17)2009年主研“高速动车组车体焊接技术规范研究”,第4主研
(18)2013年主持“新加坡地铁枕梁断裂原因分析”,科研经费:30万
科研经费:
近4年科研经费累计246万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
-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学术论文
(1)X. M. Wang, X. L. Wang, J. F. Ma, J. M. Jiang, G. Q. Zheng, Z. H. Chen andX. D. Li. Versatile nanostructured processing strategy for bone grafting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collagen fibrillogenesis ADVANCES IN APPLIED CERAIMICS: STURUCTURE, FUNCTION AND BIOCERAMICS. 2009,10(6):384-388 SCI收录
(2)Xiaomin Wang, Xudong Li, Guiqiu Zheng, Xiaoliang Wang.In situ synthesis of PVA-PAA-HA Interpenetrating composite hydrogel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309-3112(2006), pp.1165- 1168 SCI收录
(3)Xiaomin Wang, Xudong Li, Guiqiu Zheng, Xiaoliang Wang. Development of poly(vinyl alcohol)-collagen-hydroxyapatite nanohybrids for tissue graft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7,330-332:329-332 EI收录
(4)Xiaomin Wang, Junjing Zhao, Guoqing Gou. Research on Salt Fog Corrosion Behavior of Welded Joint of 7N01-T4 Aluminum Alloy for High-speed Train. ADN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39-242:2822-2826 EI收录
(5)Xiaomin Wang, Guoqing Gou, Junjing Zhao, Yan Liu. Study on the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Behavior of Welding Joint of A7N01-T4 Al-Alloy for High-speed Train. ADN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84-286:1594-1597EI收录
(6)王晓敏,李旭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研究和应用进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25(10):941-944. 核心期刊
(7)王晓敏,李旭东,张志斌.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0,22(10):1300-1304. 核心期刊
(8)王晓敏. 材料及工艺缺陷对高速列车铝合金大气腐蚀破坏行为的影响.学术动态 2010,4:16-18 核心期刊
(9)王晓敏,李海坤,李旭东,张志斌.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的生物相容性试验研究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1,33(6):1073-1075. 核心期刊
(10)王晓敏,苟国庆,刘艳,陈辉,孟立春. 高速列车A7N01S-T5铝合金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性能研究. 电焊机. 2011,41(11):15-18. 核心期刊
(11)王晓敏,高速列车A7N01S-T5铝合金横梁断裂原因分析. 腐蚀与防护.2013,34(3):258-261. 核心期刊
(11)Xiaoliang Wang, Xiaomin Wang, Yanfei Tan, Bo Zhang, Zhongwei Gu, Xudong Li. In situ synthesis of hydroxyapatite in collagen-chitosan system for bone grafting nanocomposites.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2009,89A:1079-1087 SCI收录
(12)赵军静,王晓敏,陈辉. 车体铝合金腐蚀失效分析. 电焊机 2011,41(3):87-90 核心期刊
(13)G. Q. Zheng, X. D. Li, X. M. Wang, J. F. Ma and Z. W. Gu.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vinyl alcohol) - calcium carbonate composites prepared by sequential method. ADVANCES IN APPLIED CERAIMICS: STURUCTURE, FUNCTION AND BIOCERAMICS. 2008,107:46-51
(14)Huaguang Yu, Hailu Zhang, Xiaomin Wang, Zhongwei Gu. Local structure of hydroxy–peroxy apatite: A combined XRD,FT-IR, Raman, SEM, and solid-state NMR study.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2007,68:1863-1871 SCI收录
(15)Xiaoliang Wang, Xudong Li, Xiaomin Wang, Jian Lu, Huichuan Zhao.Investigation of a Collagen-Chitosan-Hydroxyapatite System for Novel Bone Substitute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7:330-332:415-418 EI收录
(16)Guiqiu Zheng, Xudong Li, Xiaomin Wang, Suhong Yu, Zhongwei Gu. Synthesis of Hydroxyapatite in Polymeric Solutions for Organic-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7,330-332:427-430. EI收录
(17)郑贵球,蒋丽霞,顾其胜,王晓敏. 新型可降解人工泪小管的制备与表征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 2008,22(7):856-860 核心期刊
(18) 金琼,王晓敏,王晓飞,李旭东,麻健丰. 胶原-羟磷灰石复合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第 29 卷 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21-26
(19)严 涵,杨延慧,徐 静陈 红,康晓梅,曾宪仕,王晓敏,陈晓浪,张志斌.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硬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 第 24 卷第 1 期2012 年 1 月.16-20
(20) 江超,陈辉,王晓敏,马纪军,李恒奎. 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年第48卷第3期,500-506
(21)董建君,张志昌,周弋琳,陈文宾,王晓敏*.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研究. 热加工工艺. 2013,42(17):161-166
(22)李达,王晓敏,孙兵,陈辉,刘力云. 盐雾环境对超声冲击前后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焊接学报. 已接收
(23)Bo Li, Jun Yang, Xiaomin Wang*, , Peixian Qiu, Shufang Zhang, Qiang Jia. The Research on the Salt Spray Corrosion of 6000 Series Aluminum Alloys for the High-speed Train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 456 (2014) pp 447-450
(24) 武美妮,王晓敏,陈辉. 盐雾环境对超声冲击前后6005A铝合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热加工工艺. 2013,42(5):18-20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
-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荣誉奖励
1、2011年获讲课比赛优秀奖;
2、2012年获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先进工作者奖励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
-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介绍
本人所在的科研团队主要依托的研究基地包括:“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从事轨道交通研究的国家级实验室和“四川省先进焊接及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焊接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材料领域研究平台和西南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等校内材料成型及加工研究平台,具有开展金属材料加工理论研究、开发和试验的能力和完备的仪器设备保证。
西南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在承担铁路行业重大科研项目方面,承担了: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A、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焊接工艺焊接残余应力研究;B、车体寿命评估技术研究; ②“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列车关键材料及部件可靠性-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可靠性研究;③铁道部重大研究课题:A、动车组服役性能及疲劳可靠性深化研究—动车组车体服役性能及疲劳可靠性跟踪研究;B、大型养路机械关键技术研究——钢轨打磨、铣磨及探伤作业系统关键技术自主化研究;④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A、高速重载铁路关键消耗材料及配件开发 ;B、高速铁路关键部件研制及后处理工艺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的自主研发提供了大量理论和试验支撑,受到了生产厂家的赞誉。
在残余应力基础研究领域,西南交通大学针对我国现有运行的CRH2A动车组、CRH2-300公里二阶段高速列车、CRH2-380A新一代高速列车、更高速度等级列车和CRH6-200新一代城际车、新型激光焊接地铁列车、CRH2型高速列车转向架、地铁列车转向架以及CRH3型高速列车、CRH3型高速列车转向架以及五级修列车(列车在线运行180万公里)、重载货运列车及转向架进行了整车关键部件、结构的残余应力测试、仿真及系统分析,尤其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全方位系统解剖了高速列车整车,建立了残余应力基础研究数据库及三维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取得了重大成果,制定了企业标准,准备申报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在世界上在残余应力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先进水平,为铁道行业及机车车辆制造企业进行车型设计、车体服役安全可靠性评价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目前残余应力基础研究所研究过的所有列车均在线安全运行。
在车体腐蚀行为及寿命评价安全研究领域,西南交通大学针对我国现有运行的CRH2型动车组及高速列车、CRH3型高速列车、CRH6型动车组,进行了整车关键部件、结构的应力腐蚀、盐雾腐蚀、晶间腐蚀以及腐蚀寿命的大量基础研究,建立了铝合金关键部件、结构的应力腐蚀裂纹起裂门槛值,裂纹扩展速率、腐蚀疲劳寿命、残余应力对寿命的影响等基础关系规律,自主研发了新型、适应高寒、高湿度等不同环境条件的新型铝合金车体制造材料,自主研发了轨道交通车辆用专用清洗剂,建立了寿命评价基础研究数据库及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取得了重大成果,制定了企业标准,准备申报行业标准,在国内动车组及高速列车腐蚀服役安全评价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先进水平,为铁道行业及机车车辆制造企业进行车型设计、车体服役安全可靠性评价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高速列车车体先进焊接领域,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撑下,搭建了先进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实验平台,完成了CRH2和CRH3车体常用铝合金材料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研究,形成了铝合金车体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和接头评价技术规范文件;并对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性能及服役安全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更高速度铝合金车体的新型焊接生产工艺及接头结构和强度设计提供依据。该项技术在国内机车车辆制造行业已取得领先水平。建立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目前正在从事铝合金车体和转向架构架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程应用化技术的研究,推动整个机车车辆行业车体及转向架的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目前已经形成了(1)高速铁路焊接技术及工艺;(2)高速列车焊接结构无损检测及评价;(3)高速列车材料及关键零部件;(4)镁合金与交通运输装备轻量化等与高速列车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方向。并且搭建了(1)高速列车残余应力研究平台;(2)高速列车焊接接头疲劳可靠性研究平台;(3)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失效评价研究平台等。自“十一五”以来,共计申请各类与高速列车相关(1)高速列车残余应力检测技术;(2)高速列车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等专利10余项,发表各类文章60余篇,并撰写了《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的焊接技术》、《焊接科学与工程》、《铝合金的激光焊接及性能评价》等专著3本。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课程教学
承担了以下课程的教学工作:
[1]《工程化学》
[2]《物理化学》
[3]《化工原理》
[4]《化学与现代文明》
[5]《化学与环境保护》
[6]《化工环保》
承担了多期SRTP项目和本科毕业设计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
-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招生要求
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材料及焊接结构的服役寿命评价,所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1)铝合金等轻合金及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研究;
(2)铝合金等轻合金及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研究;
(3)铝合金等轻合金及焊接接头的大气腐蚀行为研究;
(4)铝合金等轻合金及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行为研究;
(5)铝合金等轻合金及焊接接头的腐蚀疲劳性能研究;
(6)铝合金等轻合金及焊接接头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7)铝合金等轻合金及焊接接头的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我们的科研团队在轨道交通关键材料的服役安全可靠性研究方面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我们拥有坚实的科研基础,多方向的科研项目;
我们的科研团队可以为你们的学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我们的科研团队与海外知名大学有长期的交流;
我们的研究团队与国内轨道交通相关企业、石油企业保持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研究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我们的研究团队充满了活力!
欢迎对轨道交通材料、对金属腐蚀及防护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我们的科研团队!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基本信息
王晓敏副教授
博士学科:材料化学
硕士学科:应用化学
工作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电子邮箱:xmwang991011@home.swjtu.edu.cn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焊接实验室
个人简介
王晓敏,博士,副教授,1998年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学士学位, 2001年获取四川师范大学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工作,2009年获得四川大学生物医学材料专业博士学位。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及焊接结构的性能检测、分析,焊接结构的腐蚀及防护。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材料及焊接结构的断裂失效分析、广域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等列车安全服役寿命评估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主研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其中主持1项、成都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以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在相关期刊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近4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EI收录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编写了《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的焊接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现主要研究方向:
(1) 高速列车轻量化材料及焊接结构的服役可靠性;
(2) 铝合金及焊接结构的腐蚀性能研究
(3) 金属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