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四川农业大学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学校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期间经历多个历史时期变革在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学校现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625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学校现设有学院24个,研究所(中心)15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67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领域)21个,本科专业8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2012年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6个参评学科有3个、2个和1个分别位居全国第4、第5和第7。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教授323人、副教授578人;博士生导师234人、硕士生导师59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5人,****特聘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1人,四川省****人选8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4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3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4人。学校是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4000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6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26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0项。学校是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和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6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3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建有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教育部农业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创新团队9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2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主办的《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还是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学校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学校明确把学科建设摆在 “龙头”、“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纲”,真正把它作为工作的中心,常抓不懈。结合“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学位授予体系建设,学校学科领域有较大拓展,学科层次更加鲜明,学科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等方面也均有了较大进步和明显的改善。
学校2011-2012年组织作物学、畜牧学、林学、兽医学、风景园林学、草学6个一级学科参与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各学科的整体水平评分排名分列第四到第七,表明学校一级学科的建设水平在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实力。与此同时,学校学科在国际学科排名中也崭露头角。2015年,根据美国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库)7-1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学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具体排名见表2),10年间(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被SCI和SSCI收录论文2881篇,论文总被引次数14533次,篇均被引次数5.04次,这标志着上述2个学科已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ESI的学科排名充分表明学校以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为代表的学科建设已步入又好又快发展时期,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显著提高,为推进一流农业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表2 2015年9-11月ESI学科排名情况
学科名称 |
检索时间 |
全球排名 |
论文数 |
总引用率 |
篇均引用率 |
||||
农业科学 |
2015.9 |
665 |
↑14 |
428 |
↑14 |
1694 |
↑113 |
3.96 |
↑0.13 |
2015.11 |
651 |
442 |
1807 |
4.09 |
|||||
植物学与动物学 |
2015.9 |
664 |
↑7 |
826 |
↑37 |
4197 |
↑254 |
5.08 |
↑0.08 |
2015.11 |
657 |
863 |
4451 |
5.16 |
学校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详见下表3和表4
表3 一级学科博士点
0710生物学 0834风景园林学 0901作物学 0902园艺学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新调整) 0905畜牧学 0906兽医学 0907林学 0909草学 1203农林经济管理 |
表4 一级学科硕士点
0202应用经济学(新调整)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0710生物学 0828农业工程(新调整)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4风景园林学 0901作物学 0902园艺学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4植物保护 0905畜牧学 0906兽医学 0907林学 0908水产 0909草学 1202工商管理(新调整) 1203农林经济管理 |
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其中一级重点学科3个)。详见表5。
表5 重点学科一览表
类型 |
名称 |
国家重点学科 |
作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部局级重点学科 |
作物遗传育种(农业部)、森林培育(国家林业局) |
四川省重点学科(一级) |
作物学、兽医学、畜牧学 |
四川省重点学科 (二级) |
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土壤学、森林培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草业科学、农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植物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
四川省重点培育学科 |
土地资源管理、水产养殖 |
三、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改变研究生培养模式、保证培养质量,学校近年来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进改革、调整研究生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导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研究生培养质量。为进一步充实导师队伍,学校积极实施了“人才工程”,目前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初具规模,全校拥有研究生导师总数为8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3名,硕士生导师595名,实现了研究生导师的持续快速增长。导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也得以明显改善,绝大部分导师科研经费逐年增加,科研课题档次提高,为提高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研究生论文发表成果显著,近三年,我校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39篇,占同期全校知识产权SCI收录论文总数的39.46%,该比例在2013、2014和2015年分别达到39.01%、38.80%和40.55%。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CSCD收录论文1111篇,占同期全校知识产权CSCD核心库收录论文总数的57.06%;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核心库收录论文65篇,占同期全校知识产权CSSCI收录论文总数的19.23%。博士研究生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共计发表SCI收录论文472篇,占同期全校知识产权SCI收录论文总数的34.55%。 2013和2014年该比例分别达38.70%和40.74%,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CSCD核心库收录论文289篇,占同期全校知识产权CSCD收录论文总数的14.84%。同期,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核心库收录论文35篇,占同期全校知识产权CSSCI收录论文总数的10.36%。
例如: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博连读生金龙同学,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44.95,其中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论文,SCI影响因子达到了29.648。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博连读生马建同学,博士期间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46,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先后获得登海种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农业研究所“Student Award”(每年仅评选一名优秀研究生)。
周浩同学硕士研究生三年学习期间,在Scientific Report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累积影响因子20.833。
四、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报考和录取
招生计划
我校2017年预计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研究生7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50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名左右(最终计划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
报考方式
分为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三种方式。
(一)全国统考报名条件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毕业本科生(最迟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者;
3.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毕业两年后的专科毕业生,可视为达到所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 符合报考专业学位(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等)研究生的其他对应条件。
(二)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进入复试条件
1.已取得本科就读高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2.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强,诚实守信,品行优良,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3.申请攻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者,须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单独考试报名条件
1.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
2. 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
3. 经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4. 所在单位同意并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考试
(一)初试
1. 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报名全国统考、单独考试的考生按照专业目录公布的考试科目参加笔试。
2. 推荐免试考生免初试。
(二)复试
1. 复试资格
(1)初试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进入复试分数线的全国统考生和单独考试生。
(2)符合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条件的推荐免试生
2. 复试时间
全国统考生和单独考试生通常在3-4月份进行,推免生通常在9-10月,以国家统一安排时间为准。
3. 填报导师
具备复试资格的考生在复试前规定时间内选填所报考专业(或调剂专业)的意向导师。
4. 复试环节和内容
复试包含笔试与面试两个环节。
(1)笔试包括英语听力、专业英语和专业综合知识测试,笔试由研究生院组织。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2~3门专业基础课程,加试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组织。
(2)面试分为导师面试与学科面试。
导师面试 导师应在学科面试前对报考自己的学生进行面试,并将面试意见及排序名单提交学科面试小组。导师不得在复试工作结束前给考生承诺录取。
学科面试 学科面试小组一般不低于5人,导师原则上应是面试小组成员。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面试内容包括:①口头表达能力;②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④专业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口语能力;⑤心理素质;⑥条件许可的学科专业可单独组织进行实践(实验)能力考核。面试结束后,应及时公布面试成绩。
5. 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环节成绩的加权和。
(三)总成绩
1. 全国统考和单独考试生的总成绩为统考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的加权和。
2. 推荐免试生的总成绩为本科必修课程平均成绩与复试成绩的加权和。
录取
1. 总成绩和复试成绩均达60分及以上者视为合格。
2. 遵循“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分学科(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取名单,学校审批。
3. 导师有权在拟录取名单中择优确定录取学生,拟录取学生数超出学校规定的,进行导师间调剂。
4.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① 成绩不合格(总成绩或复试成绩低于60分);
② 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
③ 体检不合格;
④ 弄虚作假,不诚信。
5、被我校录取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不享受奖、助学金,不能申请住宿,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等不转入我校。
五、研究生学制学费及奖助学金标准
1、学制: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门类专业7200元/生·年(公共管理硕士除外,29000元/届),其他8000元/生·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标准
2015年,87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559名同学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学校学业奖助学金,3239人获得国家助学金,52名学生获得特困助学金,共资助4885人次,总金额达3781万元。博士受奖覆盖面达70%,硕士受奖覆盖面达50%。具体资助标准见表1。
表1 奖助学金标准
层次 |
奖助 等次 |
占研究生 比例(%) |
国家 助学金 |
学业奖学金国家部分 |
学校奖 助学金 |
导师 助学金 |
合计 |
硕士 |
一等 |
8 |
6000 |
6000 |
4000 |
2400 |
18400 |
二等 |
12 |
6000 |
4800 |
3200 |
2400 |
16400 |
|
三等 |
20 |
6000 |
3600 |
2400 |
2400 |
14400 |
|
四等 |
60 |
6000 |
2400 |
2400 |
10800 |
||
博士 |
一等 |
14 |
10000 |
7200 |
6000 |
4800 |
28000 |
二等 |
21 |
10000 |
6000 |
5000 |
4800 |
25800 |
|
三等 |
35 |
10000 |
4800 |
4000 |
4800 |
23600 |
|
四等 |
30 |
10000 |
4000 |
4800 |
18800 |
注:本表不含如下奖助金:
u 国家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获奖硕士生2万元、博士生3万元;
u (2015年博士生获奖18人,硕士生获奖69人)
u 导师奖学金:导师根据学业表现发放导师奖学金;
u 优秀学位论文奖:校级硕士学位论文3000元、博士论文6000元;
u 4.特困研究生助学金:硕士3000元/年, 博士5000元/年。
六、各院所招生咨询电话
院所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所在校区 |
401农学院 |
胡老师 |
028-86290875 |
成都校区 |
402动物科技学院 |
张老师 |
028-86291010 |
成都校区 |
403动物医学院 |
蔡老师 |
028-86291162 |
成都校区 |
404林学院 |
陈老师 |
028-86291456 |
成都校区 |
405园艺学院 |
张老师 |
028-86291840 |
成都校区 |
406资源学院 |
赵老师 |
028-86290986 |
成都校区 |
407环境学院 |
刘老师 |
028-86291233 |
成都校区 |
408经济学院 |
胡老师 |
028-86291303 |
成都校区 |
409管理学院 |
张老师 |
028-86290893 |
成都校区 |
410风景园林学院 |
罗老师 |
028-82652812 |
成都校区 |
411水稻研究所 |
陈老师 |
028-86290903 |
成都校区 |
412小麦研究所 |
陈老师 |
028-82650350 |
成都校区 |
413玉米研究所 |
吴老师 |
028-86290916 |
成都校区 |
414动物营养研究所 |
彭老师 |
028-86290922 |
成都校区 |
415理学院 |
周老师 |
0835-2885036 |
雅安校区 |
416生命科学学院 |
陈老师 |
0835-2886155 |
雅安校区 |
417机电学院 |
杨老师 |
0835-2882182 |
雅安校区 |
418食品学院 |
韩老师 |
0835-2882311 |
雅安校区 |
419信息工程学院 |
向老师 |
0835-2882177 |
雅安校区 |
420水利水电学院 |
陈老师 |
0835-2882239 |
雅安校区 |
421马克思主义学院 |
贾老师 |
0835-2882286 |
雅安校区 |
422文法学院 |
黄老师 |
0835-2882127 |
雅安校区 |
423艺术与体育学院 |
罗老师 |
0835-2883020 |
雅安校区 |
425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王老师 |
028-87124710 |
都江堰校区 |
426土木工程学院 |
钟老师 |
028-87127472 |
都江堰校区 |
427旅游学院 |
王老师 |
028-87144791 |
都江堰校区 |
428商学院 |
罗老师 |
028-87127471 |
都江堰校区 |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四川农业大学
学校地址
雅安校区: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都江堰校区: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研究生招生就业科联系电话:028-86290956 02886293031 13330600943
传真:0835-2882911(雅安校区) 028-86290965(成都校区)
研究生招生就业网:http://yz.sicau.edu.cn
Q Q:1320885073, Email:13208850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