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胡庭兴

四川农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1-10



研究生教师、导师信息
姓名:胡庭兴性别:男政治面貌:无党派人士
硕导批准时间:1993指导硕士生总数:66已获硕士总数:41
博导批准时间:2001指导博士生总数:14已获博士总数:7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hutx001@aliyun.com
毕业学校:瑞典农业大学林学院
职称:教授最高学位:农学硕士所属学院:林学院
导师类别:硕、博导
硕士专业:森林培育
博士专业:森林培育
教学课程: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现代林业科学研究方法与实践
个人简介:四川省林业教育优秀教师(1996,四川省林业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家教委、国家劳动人事部,1997)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8,2004年,2013年,四川省人事厅)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999)四川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1,四川省科技厅等五厅局)四川省绿化奖章获得者(2005.,)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2007,四川省教育厅)
学术、技术组织任职: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理事四川省林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林业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四川林业科技》编委
主要论著:主要学术论文与著作(近五年)胥晓刚,胡庭兴等,建立坡面植被恢复群落质量评价体系探讨,水土保持学报,2004.02鲜骏仁,胡庭兴等,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特征研究,生态学杂志,2004.03鲜骏仁,胡庭兴等,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4.05张学权,胡庭兴等,华西雨屏区退耕地不同植被经营模式坡面径流和产沙特征分析,水土保持学报2004.06万雪琴,胡庭兴等,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林业科学,2005,02涂利华,胡庭兴等,华西雨屏区几种牧草的水土保持能力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5.05杨朝俊,胡庭兴等,基于GIS的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遥感信息,2006,01张学权,胡庭兴等,模拟林(竹)-草种植模式遮荫对扁穗牛鞭草的光合速率、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草业学报,2006,02龚伟,胡庭兴,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6,03龚伟,胡庭兴,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植物生态学报,2007,01李国和,胡庭兴,四川省不同产地核桃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林业科学, 2007.05龚伟,胡庭兴,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对土壤的影响,林业科学,2007.07鲜骏仁,胡庭兴,林窗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007.04Junren Xian, Tingxing Hu, Effects of forest canopy gap on biomass of Abies faxoniana seedling aand its allocation in sul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of western Sichuan, Frontier of Forestry in China,2008,Vol.3 龚伟,胡庭兴,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土壤学报,2007.03宋学贵,胡庭兴,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水土保持学报,2007,04宋学贵,胡庭兴,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应用生态学报,2007.10武卫国,胡庭兴,华西雨屏区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水土保持学报,2007.04鲜骏仁,胡庭兴,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评价,水土保持学报,2008,03陈光升,胡庭兴,华西雨屏区人工竹林凋落物及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8,01刘闯,胡庭兴,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草业学报,2008,01胡宗达,胡庭兴,扁穗牛鞭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草业学报,2008,03龚伟,胡庭兴,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碳库与肥力的变化,生态学报,2008.06徐振锋,胡庭兴,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和岷江冷杉幼苗物候与生长对模拟增温的响应,植物生态学报,2008,04徐振锋,胡庭兴等,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和岷江冷杉幼苗物候与生长对模拟增温的响应,植物生态学报,2008,05陈良华,胡庭兴等,用AFLP技术分析四川核桃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植物生态学报,2008.06论著:川西亚高山森林群落生态系统过程(副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 森林土壤生态学(参编,四川科技出社,2006)短轮伐期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副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科研项目及获奖
(近五年):
(专业、新品种)曾主持部、省级科研课题6项,主研部、省级课题12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参与育成杂交核桃新品种“川早1号”、“蜀玲”(主研3,2007,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1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1主持,2008主研),二等奖1项(主持,1993),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2001.12),一等奖1项(2005.12)。86年以来,主持或组织完成四川及重庆近40多个市县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长防林建设规划,省级与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等各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项目40余项,完成的设计成果全部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验收或鉴定。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19人、硕士研究生93人,已毕业并获得学位87人。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