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与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CECLA)共同举办的“人文交流:中拉关系的新支柱”学术研讨会在川大望江校区北苑宾馆举行。研讨会从孔子学院和中拉人文交流、中拉媒体交流、文学和文化传播、中拉人文交流的国别和区域视角和企业角色及其社会责任等方面讨论了中拉人文交流的历史与现状、成就和存在的挑战,并就发展中拉人文交流的机制建设提出了建议。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参与研讨。研讨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请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孔子学院的中方负责人介绍了孔子学院在中拉人文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和面对的挑战。研讨会邀请了新华社、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秘鲁商报前驻华记者就媒体创新、国家形象建设、民众理解、本土化发行等多个话题进行了探讨。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铁二院等单位的代表介绍了企业在拉美人文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会主任陆经生表示,目前国内高校在西班牙、拉美文学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但是随着中拉人文交流的深入,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相对薄弱,但仅靠西语人才难以完成。陆经生建议,可以将国际关系的研究人员和西班牙语专业的研究人员结合起来,由专门从事拉美研究的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并引入国际法、国际新闻等多个研究领域。
据悉:在今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人文交流是13个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李克强总理5月25日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表演讲中提出,双方应共同开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征程,着力打造四大支柱,其中之一便是“多举措并举推进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