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学校望江校区明德楼(行政楼)贵宾厅举行。全国政协教育文体委员会副主任陈小娅女士,四川大学校友、“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捐赠人、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先生及夫人吕征女士,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馆前公使衔教育参赞艾方林先生,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光宪教授、副校长李旭锋教授,以及学校有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仪式。
杨泉明书记主持仪式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及全体师生,向出席仪式的陈小娅副主任、李平董事长及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陈小娅副主任、李平董事长长期以来对川大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杨泉明书记指出,李平校友捐资1亿元设立“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支持学校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将会激励川大师生积极投身于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伟事业,必将产生重要的育人和社会效益。杨泉明书记表示,“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的成功设立,离不开陈小娅副主任的关心推动,离不开李平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作为优秀的科技人才和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李平校友的创业经历和可贵精神值得所有川大师生学习。四川大学将把积极支持和帮助校友发展作为自身永恒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与校友的沟通联络,搭建与校友的合作共赢平台,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陈小娅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李平先生捐赠设立“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的初衷与四川大学的建设目标高度契合,都是始终围绕创新创业的主旨,鼓励在校师生勇于自主创新,这不仅是培养川大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服务国家“十三五”时期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陈小娅副主任强调,“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流大学的人才智力与原始创新是创新的重要支撑。希望通过“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的成功设立,进一步推动企业与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创新产学研机制体制,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校友在讲话中向川大母校的悉心培养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的设立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他及夫人吕征女士会持续关注、不断投入,与四川大学及川大教育基金会一同努力,把“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建设成为推动四川大学人才培养的有益动力,同时也切实通过四川大学这一高水平平台回馈社会。李平校友深情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基金,为母校师生的学术成长帮一把、浇一捧水。1亿元只是一个起点,希望这一个小小起点能够凝聚起更多川大校友,为母校集聚力量,向社会回报奉献。”
最后,谢和平校长代表学校作了讲话,对陈小娅副主任、李平董事长长期以来对四川大学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李平校友情系母校、支持母校发展,既是中华民族捐赠助学、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真切体现,也凸显了李平校友重才爱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博爱胸怀。谢和平校长强调,一所高校的发展,在内要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外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四川大学高度重视校友工作,不断强化校友联络体系,提升校友服务水平,学校目前正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创新发展新机制,更需要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谢校长表示,四川大学2016年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相信“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的设立,会进一步激发和鼓舞全校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进一步推动海内外校友与在校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引导更多的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川大、支持川大。谢和平校长最后代表学校向参加仪式的各位嘉宾发出邀请,衷心期待大家亲临学校120周年校庆,共同见证四川大学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在各位嘉宾的见证下,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校友、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及常务副校长李光宪教授共同签署了《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捐赠协议》。

签约仪式上,杨泉明书记向陈小娅副主任颁发四川大学理事会名誉理事聘书,谢和平校长向李平董事长颁发了捐赠铭牌及四川大学客座教授聘书。

据介绍,“四川大学东土教育基金”是由四川大学知名校友、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先生捐赠设立。李平校友1989年毕业于原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曾先后就职于北京核工程研究院、香港联视电子有限公司、大唐电信集团,2004年开始创业,创建了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余载的艰苦创业、拼搏开拓,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工业互联技术创新探索的领导企业,是中国首个工业控制领域国际标准——EPA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重点扶持的十三家计算机及网络通信类企业之一,是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设备的唯一提供者,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