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光明日报社品牌学术活动——“光明讲坛”走进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演播厅,主讲嘉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周裕锴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光明日报教育部副主任朱振国、光明日报光明讲坛主编刘茜,四川大学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讲座。
讲坛开始前,刘伟副总编首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光明日报》的发展历史、办刊宗旨等情况,他指出,《光明日报》致力于打造“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不断面向庞大的知识分子读者群体传播中华文化。刘伟副总编强调,当下的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其中文化复兴必不可少。“光明论坛”作为光明日报社创办的品牌学术活动,多年来邀请到诸多专家学者开设中华文化讲座,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后,刘伟副总编围绕本期讲坛的主题分享了个人对于苏轼的阅读和研究心得,希望与会师生通过周裕锴教授的精彩讲演得到“精神的享受”。
周裕锴教授以《苏轼的艺术人生智慧》为题,通过解读苏轼的作品,描画苏轼的人物形象,展示他无尽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人生智慧。周裕锴教授指出,从思想的包容、人性的尊严、超然的审美、潇洒的人生、智慧的关照、自由的写作以及会通的艺术等七个方面向与会师生展示出苏轼鲜活的艺术人生。周裕锴教授认为,苏轼给当代学子最大的启发就是他思想的包容性。苏轼的博览群观的包容、百花齐放又百家争鸣的包容、允许多样性存在的包容给了青年学子更多思考和成长的机会。
在现场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苏轼的历史形象、艺术价值、作品意象等问题与周裕锴教授进行了深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