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岸明来访川大并代表中国日报社与四川大学正式签署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签署协议前,校长谢和平院士在望江校区明德楼贵宾厅会见了高岸明副总编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党委副书记周学东教授,学校党办、校办、宣传部、学工部、国际处、外联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见及签字仪式。
谢和平校长对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岸明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中国日报》是国家级面向全球发行的具有影响力的英文报纸,是海内外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学子学习英语等方面知识的良好平台。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渐增强,大国形象地位的日益凸显,《中国日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谢和平校长指出,四川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国际化建设,着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流创新创业及国际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希望能与中国日报社一道,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我国的国际化建设、大国强国发展之路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岸明感谢四川大学的热情接待和对中国日报社的长期支持。他表示,中国日报社十分愿意加强与四川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推进双方在人才培养、英语教学研究、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大众传播及舆论宣传、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并取得实质性的合作成果。
随后,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和高岸明副总编辑分别代表四川大学和中国日报社在《四川大学与中国日报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

当日下午,高岸明副总编辑还应邀在望江校区研究生院3-231报告厅为师生们作了题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培养跨文化国传人才》的主题演讲。

演讲中,高岸明副总编辑用四个案例说明当前不少西方媒体用西方思维、西方话语体系看待中国的现象。他指出,近年来中国的和平崛起,给现存的国际秩序带来冲击,自身身处更加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高岸明副总编介绍了中国日报社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策略,他说,《中国日报》坚持“内容为王”,着力分众化、本土化传播优质内容,并“借船出海”,直达海外核心目标受众,同时积极加快媒体转型,打造优秀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和高端论坛,始终坚持深度、客观、平衡、有针对性的核心价值取向。他强调,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入耳、入脑、入心”,即将声音传出去,对海外受众产生影响,甚至最终成功影响并改变其对中国的看法。围绕如何培养跨文化国际传播人才的问题,高岸明副总编辑向川大师生们提出希望和建议:一是深入基层,掌握国情,融会贯通中西文化;二是成为“一专多能”的杂家,具有多任务执行能力;三是具有高超的语言学习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四是养成守时的习惯。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拥有真诚信仰、责任意识、创新思维、理性判断、持续学习及淡定的心态的新一代大学生。

在提问环节,高岸明副总编辑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了精彩解答。本次演讲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高中伟教授主持,学校有关部门及学院负责同志和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干部及业务人员到场聆听了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