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15日,由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中国西部抗震防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基础设施抗震防灾及全寿命管理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来自包括中国西部抗震防灾研究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有关专家学者在内的海内外多个地区与地震工程相关的学术界、工业界科研组织的100余名代表以及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中国西部抗震防灾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西部抗震防灾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张慕圣院士主持。
据悉,因基础设施在抗震防灾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中国西部抗震防灾研究中心决定联合举办主题为“基础设施抗震防灾及全寿命管理专题研讨会”。在本次研讨会筹备期间,恰逢4.20芦山地震发生,这更凸显了基础设施在防震减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更体现了此次论坛的价值所在。
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学校向莅临研讨会的各位专家、来宾表示欢迎,向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的海内外14位土木和地震工程专家表示敬意。在简要介绍了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积极联合筹办的全球第一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的渊源和基本情况并着重介绍了“中国西部抗震防灾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后,晏世经副校长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回顾、分享和讨论最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工程及相关灾害领域所取得研究成果,从而为诸位专家、学者、企业人士提供一个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他希望通过主办此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国内抗震防灾领域的学术交流,在今后联合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共同为提高中国乃至全世界防灾减灾的能力做出努力,为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地质自然灾害危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邀请了抗震防灾领域的世界级大师作主题报告,还设有自由讨论、会话环节,是一次具有国际水平,“高、精、尖”特点的学术会议;旨在回顾、分享和讨论最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工程及相关灾害领域所取得研究成果,为专家学者、企业人士提供一个高水平的成果交流平台;主题主要包括:“地震灾害VS土木工程灾害”、“建筑结构、桥梁、隧道、水坝等工程结构的抗震安全评估”、“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结构一体化设计”、“交通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智能结构监控网络”、“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及其影响工程结构的结构抗震性能检查及补强”、“巨灾风险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