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最美的记忆和最好的朋友”这是来自哈佛大学的Kumeri Bandara 在国际交流营书法课上请教老师后写下的“即兴作业”,短短几周的学习,虽然中文还说的有点啃啃巴巴,却丝毫不影响她对于四川大学的喜爱:“学校非常美丽!我们学汉语、功夫,和川大的学生一起,非常开心”。

哈佛大学交流营是四川大学众多国际交流营中的一个,也是国际课程周的重要项目之一。随着国际课程周的课程在各个校区如火如荼进行,各校交流营的活动也在紧罗密布开展。每一个活动、每一门课程都像夜空里夺目的星星,交织绽放在四川大学国际课程周的灿烂星空里。
希望美国大学生都来川大学汉语
哈佛同学说,他们在哈佛网站上看到交流营的信息,了解到四川大学很有名,成都很好玩,就第一时间报了名。他们认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习知识,认识朋友,接触中国文化。他们希望美国大学生都能来川大学汉语,因为他们在川大见到了美丽的校园和很棒的老师。
每天的汉语课都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进行。老师评点课后作业后,同学们再围绕当天的主题完成学习任务。这天,他们的任务是“用中文介绍自己的朋友”。几名同学都绞尽脑汁回想自己学到的词汇、语法,滔滔不绝地用漏洞百出的中文描述自己的朋友。奇怪的语调和努力的神态让一旁的川大学生既好笑又敬佩。最后是听写和学习新词,老师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一旁的川大同学也加入到跟读的队伍中来,这种小学时才有的读书体验让两国学生玩得开心又收获匪浅。 “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可是在成都经常天阴看不到太阳,我分辨不出方向”,在学新词过程中,哈佛同学的打趣回答宛如一首打油诗,将汉语课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
课间海外教育学院的宋老师说:“哈佛这群学生蛮厉害的,汉语从零基础到现在可以进行基本对话。他们学的高兴,我教得开心。他们这次过来其实挺值得的,不仅学汉语,还设置了丰富的课程,功夫呀、文化探访呀等等,就是想让他们学知识的同时,与川大同学深入交流,与中国文化亲密接触。”
老师说我能成为功夫明星
除了基础汉语课之外,书法、功夫、文化探访等,每一门课程都让哈佛同学兴奋不已。
“我最喜欢的是功夫课和功夫老师,我和老师相处的很愉快,他说我能成为功夫明星,我现在彻底迷上功夫了,课上练习,回宿舍我还练习。”Kumeri Bandara在功夫课的空闲对记者说。提到功夫他们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一个说在美国练过武术,很喜欢中国武侠。另一个说喜欢中国的Jet Li,从小就看《黄飞鸿》。
功夫课是交流营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每次看着学生衣服湿透,疲惫不堪,还一直咬牙坚持练习,他们的功夫老师向勇总是感动不已。向勇老师在国外教过功夫,回国就一直在海外教育学院教留学生功夫课。因为课程紧张,他每次课都教哈佛同学不一样的项目,“学习拳脚功夫不是首要的,重要的是让这些外国同学见识中华武术,领略中华文化的力之美。”
对于高大健壮的Garv Giancheffa来说,充满实战价值的散打学习是“痛并快乐着”。在压腿和全身运动的准备过程中,又高又壮的他还没压几下,就不得不用吼叫来掩饰痛苦了。准备活动完开始散打练习,随着老师一二三的口号,学生整齐划一的用力出拳、踢腿。一遍动作下来已是满头大汗,可是他们热情并没有因为炎热的天气和高强度的运动而减退。
向勇老师最后高度评价了四川大学的国际交流营项目,他说:“学校开展这样的交流项目很有必要的,是传播中国文化很好的渠道。外国人只有认识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才可能认可中国。他们学习的汉语、功夫、书法等无一不是中国亟待对外传播的传统文化。”
和川大同学生活学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四川大学非常漂亮!”提到校园,Jet Li竖起了大拇指,“而且都有历史故事。”在四川大学,Jet Li在中国同学的陪伴下,游览了望江、华西、江安三个校区,了解了德水、巴渠、钟楼、荷花池等景点背后的故事。
周末的文化探访活动安排的是川大同学和哈佛同学前往成都周围的文化古迹,他们去了金沙遗址、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等。在感受四川风俗人情,了解中国悠久博大文化的同时,两校学生的交流探讨也是其乐融融。大家在一起聊两国两校文化、聊专业课程、明星八卦、美食游戏。这些经历给Garv Giancheffa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他喜欢峨眉山、喜欢那里绿油油的树、金碧辉煌的庙宇,他喜欢川大同学,喜欢大家一起唱歌、聊天、品尝中国美食的感觉,“就要离开了,我真的舍不得大家,希望他们以后也能去哈佛大学,我给他们当导游。” Garv Giancheffa说着耸了耸肩,话语中满是不舍与遗憾。
“哈佛学生和中国学生一样都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川大学生喜欢在自习室学习,哈佛学生喜欢在图书馆学习,学习让我们两个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所以这次交流我们和川大同学有很多共同语言。我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打球,周末还一起玩,这些都是我要带回美国的美好回忆”,Gregory Parker说。
Kumeri Bandara已经把川大当成家了,她说来川大后没有想过家,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特别快乐。川大的同学和老师都对她特别好,可惜就是课程太短了,很快就得离开。她说回国后她仍然要继续学汉语,继续练功夫,以后还要来成都,还要来川大,“因为我已经爱上成都、爱上川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