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英文材料啊!”刚一上课,邹骏就被教授发放的课程材料难住了。“密密麻麻全是英文,这可怎么好?上一节课老师全程讲授,这一次变成材料讨论,风格转变得也太快了。”挠头犯难的不止邹骏一个人,全班同学都被突然袭击的大叠全英文材料整了个措手不及。

而这门《纳米技术与生物学和医学的未来》课程的主讲人——牛津大学终身副教授Sonia Antoranz教授却依然笑意吟吟地看着全班同学,授课方式的改变是她根据学生听课情况不断调整的结果。
原来,在上一节课里,Sonia Antoranz教授一个人单独讲授了整整四个小时的课程。在讲课过程中,她发现同学们并不连续几小时地专注于全英文课程。“一开始是我讲课,但大家的母语并不是英语,4个小时下来,很多同学都听晕了。所以,这一节课我做了一些调整,采用阅读+讨论的方式,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进来。”围绕上一堂课讲授的知识点,Antoranz教授编写了相关英文材料,在第二节课上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在讨论中深化知识点印象。
不惧交流,碰撞智慧火花
讲台上,Antoranz教授声音洪亮,表情生动。虽然充满激情,但Antoranz教授始终不忘“语言”这只拦路虎。一边讲授,一边细心地观察学生表情,从而调整语速,保证同学们不会掉队。在讲授肌肉活动时内部细胞的变形机理时,Antoranz教授不停地伸展、绷紧、扭动自己的手臂,夸张的动作、风趣的形容不时引起满堂大笑。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她还现场作画,把幻灯片上的英文小字变成黑板上的器官组织的结构模型。
即使目前只给上了两堂课,但在Antoranz教授看来,川大学子的表现是“非常惊喜的”。虽然大家的表述并不精准,但有些小组的观点非常新颖。Antoranz教授将在明天的课程中,进一步深化同学们的思考,不断抛出新的问题,不断升级头脑风暴。
当问到是否因为语言的不同会有困扰,她笑笑说,这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孩子都很努力和我交流,我非常喜欢他们。“很多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总会加一句‘我的英语不好,希望能表达清楚’。其实,我的中文也不好呀,所以大家都不用担心口语表达,我可以明白的。”Antoranz教授说,“在我看来,团队交流很有必要。一个人的观点充满局限性,而在团队中相互交流,观点得以碰撞,更能孵化新的想法,亦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你参与交流,你才会真正去思考它,多人的交流势必带来多人观点的碰撞,观点的交汇,更加引领我们思考。就像牛顿,爱因斯坦他们也不是独自努力,他们也有朋友,他们的观点也是在交流中不断成熟。”剩下的靠得就是个人的努力,“要work hard”。
讨论过程中,Antoranz教授游走在各个小组之间,不时有同学想她提出问题,尽管不甚口语流利,但措辞谨慎,表情认真。身材颀长的Antoranz教授总是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许。回答完问题之后,她总会表扬一句“说得真好!”
文化相异、语言不通,往往是我们畏惧向外界开口的理由,这些国籍不同、肤色各异的人们跨越大洲和大洋,千山万水的来到四川大学,就是相信所有的追求无出其右,真理永恒。
在国际的背景下交流,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
在Antoranz教授看来,四川大学的国际实践交流周的举办是一场“创举”。曾经在中国留学的她坚持用中文说:“我喜欢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很特别,别的国家没有这个。”
在第四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中,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新加坡、日本等24个国家,包括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在内的92所著名高校的169名外籍专家以及400多名外籍留学生,为本科学生开设188门全英文国际课程,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门类。各个领域的翘楚用着不同嗓音的英语把世界的文化播散在川大的课堂上。
Antoranz教授在参观四川大学时得知川大校训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后,就非常喜欢其中所蕴含的无所不包的宽大胸襟。“四川大学确实非常开放,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学校会每年投入这么多,来让自己的学生见识这个世界,这是非常难得的。也让我们看到,在成都,有这样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潜力无限。”
很多同学在与Antoranz教授交流时,都希望未来能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深造。面对他们的提问, Antoranz教授回答说:“Don`t worry so much about the big name of the universities.”她在世界各地学习经历告诉她,“经历尤为重要,与不同人的相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尤为重要。”而名校之所以受人仰慕,不仅因为它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还有世界的背景下的交流,思考和创造力在这里更加被活跃的激发。她说:“依我来看,你们,作为中国的新一代是充满前途与希望的。你们需要更多地经历,更多地学习,更多地旅行,去与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世界各地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相互的了解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各种问题的解决。相信中国新生的一代能为世界带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