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一个叫《光影·川大江安》的延时摄影视频在网上被大量转发,视频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了江安校区的风貌,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它的作者,是我校吴玉章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二学生王晓鸣。
□苦心创作
物体或者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能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这就是延时摄影的魅力所在。
王晓鸣从初中便开始接触摄影,看到比较美的场景就想拍下来留念或分享给其他人。去年拥有了自己的单反相机,这对他的拍摄产生了很大助力。在看到延时摄影作品《韵动中国》后,他觉得很震撼,便萌生出拍摄一个关于江安校区的延时摄影作品的想法,于是他精心挑选了江安比较有代表性的20多个场景,开始了有目的的拍摄。
“之前有摄影基础,刚开始拍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完成这个两分多钟的视频还是花费了他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他拍摄了大概6千多张照片。
拍摄的过程并不容易,比如一些诠释黄昏过渡的镜头,有从亮到暗的光线变化,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他需要不断地调整参数。后期制作中,每张照片也都需要调整曝光量,使其能够表现出渐变的效果。“如果有一张照片没有调好,突然变亮或者变暗的话,(画面)就会闪烁。”除此之外,他表示还有一些运动的场景,在拍摄时首先要注意瞄准,拍一张走一步,要对准一个点拍,使主体在照片中的位置是相对不变的;还要尽量保持水平以防止镜头抖动,即使这样后期也要再用软件处理。
看似繁琐的过程,他却从没有想过放弃,他笑着说“虽然其中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兴趣使你痛并快乐着,所以就一直坚持做下去了。”
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他还要兼顾学业,在保证正常上课的情况下,他除了拍摄就待在图书馆自习,通常是在图书馆闭馆之后他再回寝室做后期处理。
□一鸣惊人
视频上传到网上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人曾给王晓鸣回复,说他的作品让已经离开江安的学生们回忆起了在校的时光,十分感动。谈到这些回复,他觉得“很开心,这是最好的回报”。
王晓鸣说这是他第一部正式的延时摄影作品,在整个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不是那么先进,自己的技术也不是那么成熟。虽然存在一些瑕疵,但也是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自己很有成就感。
如今,王晓鸣已是中国延时摄影联盟的成员,并为国内第一部联合拍摄的全国高校延时摄影影片——《韵动中国 光影校园》提交了这个作品中的4个素材。下学期搬到望江之后,他也打算再拍一个关于望江的延时摄影作品。
当被问到是什么支撑他完成这个比较宏大的工程时,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太多的人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兴趣,却都只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的程度。王晓鸣用这个倾注了他热情的作品告诉我们:只有真正踏实地行动起来,你才会离自己的兴趣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