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研究生导师简介-博士生导师:王公应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免费考研网/2016-01-19


?
博士生导师:王公应
男,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9年3月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工作至今。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所长(董事长)、党委书记等等职务。现任党委书记,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委员会煤化工产品分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纳米协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津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成都分院地合作先进个人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天然气化工、煤化工产品清洁生产技术等在科研方面的业绩主持国家攻关、“86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基金等院地合作项目以及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重点攻关课题20多项。获省部级鉴定(验收)成果10项,申请发明专利50项,授权15项,实施5项,获得国家级新产品一项。发表论文80多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多名。
主持完成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碳酸二甲酯(DMC)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开发(96-A12-04-07)”,开发出合成DMC的新型催化剂CuMP及5吨/年CuMP催化剂制备技术,获授权专利1项。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GCX2-SW-509)的支持下,成功开发100吨/年CuMP催化剂工业生产技术,CuMP催化剂在4000吨/年碳酸二甲酯生产装置上应用获得成功,解决了生产碳酸二甲酯的技术瓶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意大利之后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课题“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清洁生产催化剂及工艺”(2003AA321010),研发出新型高效锡-钛复合催化剂和反应分离一体化等过程强化技术,提高DMC的活性和苯酚转化率,已通过国家“863”和中国石油验收。申请发明专利20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可为工业化装置提供软件包,突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解决了我国聚碳(PC)级碳酸二苯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已引起国内20多家大型企业和LG、BAYER等国外公司的关注。主持完成中国石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异氰酸酯(MDI)清洁生产工艺和催化剂”(020414-15)。以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为原料,替代光气进行MDI等异氰酸酯清洁生产的催化剂与工程化技术开发,研制出合成HDI、
MDI的高效、环保催化剂,完成了1000吨/年产品的技术软件包。已申请10项发明专利,2项获得授权。主持完成中国石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甲酯小试”(020409-10),开发出一种双功能催油路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主持开发的新型绝缘纸高温抗老化助剂,用于大功率变压器绝缘纸的生产,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变压器高温绝缘纸的市场垄断,而且每年可使变压器用纸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主持开发的高效阳离子淀粉的制备技术,采用新型催化剂,消除了传统工艺的污染,产品性能达到国外进口产品的水平,可以替代进口产品,该技术已在国内推广应用。目前主持的主要项目有江苏省成果转化基金“酯交换法替代剧毒光气制备聚碳级碳酸二苯酯工业技术开发(BA**)”(亚邦化工集团合作)、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非石油路线大宗含氧化合物综合利用技术(2006BAE02B03)”和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替代光气路线的5000吨/聚碳原料工业制备技术”(发改办高技[2007]3194号)。现已与亚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5000吨/年中试装置开车成功。这几个课题完成后将突破我国聚碳酸酯产业链清洁生产技术瓶颈,打破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推动形成上100亿元产值的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聚碳酸酯的产业链。

相关话题/有机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