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实优质师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我校聘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修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朱弟成两名校友为兼职教授,并于1月14日上午在九教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校友、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王成善教授,我校副校长刘树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沉积地质研究院全体师生及其他相关院系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树根主持。
副校长刘树根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他说,学校近几年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发展和成就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学校现任党政领导正在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努力建设优势特色显著的高水平大学,“母校时刻关注着校友,母校以校友们做出的优秀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我们的校友常回家看看。”

副校长刘树根讲话
人事处处长张静介绍了我校优秀校友朱弟成教授、胡修棉教授的基本情况,为两名优秀校友取得突出成绩并受聘学校兼职教授表示祝贺。
朱弟成教授本科及研究生均毕业于我校,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2005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1年获孙贤鉥奖和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主要应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研究早新生代以前(40 Ma以前)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
胡修棉教授本科、硕士及博士均毕业于我校,现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第494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第555项目秘书,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第463项目秘书,国际沉积地质学会(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SEPM)会员;SEPM中国大使(Chinese Ambassador),美国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会员,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 IAS)会员。研究方向涉及沉积地质学、沉积地球化学、古海洋学及沉积大地构造学,重点研究对象为西藏及西特提斯中新生代海相沉积。
朱弟成、胡修棉分享了在校学习期间的美好时光,介绍了各自的现状,他们表示一定会加强与母校的沟通交流,努力搭建所在单位与成都理工大学之间学科交流合作平台,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会上,副校长刘树根为胡修棉和朱弟成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

颁发聘书合影
聘任仪式后,胡修棉教授作了题为《物源区分析的认识误区与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朱弟成教授作了题为《印度-欧亚碰撞的岩浆记录》、《弧-弧碰撞带的深部过程和班公湖-怒江洋的关闭》的学术报告,并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次兼职教授聘任暨学术报告会的成功举办对推动地质学等学科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具有积极意义。

会议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