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西都市报 10月25日 A04版 第一眼
(http://wccdaily.scol.com.cn/shtml/hxdsb/20151025/308158.shtml)

10月24日,创业天府·2015成都市创业大赛启动。来自成都市所辖21个区市县以及通过社会招募的共25支创业参赛队伍,携52个创业项目参加竞赛。和以往不同的是,比赛现场被布置成一个开放式的展厅,除了比赛项目,各个区市县还设置了展台,多达90个就业创业项目参与展示。经过现场路演,投资人点评打分,最终有12支团队晋级总决赛。
理工大机器人团队
未毕业已牵手国家电网
在很多历经沧桑的老牌创业者眼中,吴刚显得很青涩。1989年出生的他,今年刚刚从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事实上,公司也是今年才注册的。
但是在机器人领域,吴刚却是小有名气的老手了。作为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学生,吴刚带领着自己的机器人团队研发的机器鼠,参加国际比赛,获得了目前中国内地在该领域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很多创投机构看来,在当前创业被热炒下,机器人项目有望成为下一个创客项目的引爆点。而吴刚他们的项目正好契合当前的热点。吴刚说,这个成立还不到一年的公司,核心团队平均年龄25.5岁,都是当年参加机器人大赛的“战友”。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专门为国家电网研制了智能设备——除湿机,目前已经在市场广泛应用。他们目前正在研发的一款激光竖琴,再过10天样机就要出来了,一旦推出市场,售价至少1万元一台。
除了机器人,吴刚说,他们还在做线下微科技馆。通过线上视频教学、线下实体互动教学方式,打造从小学到大学的创客培养生态链,为中小学青少年创客助跑。公司已经制订了“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建立自主品牌机器人课程培训体系,并进行模式复制;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打造全国知名的机器人创客培训品牌;第三个五年计划是建立机器人教育集团,未来向国际一流的机器人企业进军。
他想用匠人的态度
把酱菜做成百年老店
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农业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行业。80后创业者王晓宇硬是把一个冷门的创业项目做得风生水起。
“其实我创业,最早要追溯到十年前了。”王晓宇说,高等公路管理专业毕业后,他便跨行业从事创业。曾涉足过餐饮、广告传媒等多个行业。最成功的还是农业。在都江堰,他有一片50亩的跑山鸡放养基地,还有1200亩的野猪养殖基地。靠养殖起家的他,如今要重新挖掘产业的价值,开始二次创业。
“从农产品的前段养殖转型到后期加工。”王晓宇说,以他现在做的酱菜为例,野菜是当天采摘,晚间制作,凌晨装瓶,第二天上午顺丰发到客户手中。“我们希望用匠人的态度,让用户得到极致化的体验。”
如今,他还在虹口建立了文物小院,公司的会员可以到小院里感受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也可以亲手采摘,体验酱菜的制作工艺。
王晓宇说,二次创业的项目初开始,就已经盈利了。他所做的酱菜,通过朋友圈口口相传,经常是一罐难求。如今公司的名字,是以儿子的名字命名的。“我希望能把它做成百年老店传承下去。”
一等奖奖金5万元
11月中旬举行决赛
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比赛入围的12支创业团队,将在11月中旬进行最后的总决赛。成都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总决赛设创业项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届时,一等奖1名,奖金5万元及证书奖杯;二等奖2名,奖金3万元及证书奖杯;三等奖3名,奖金2万元及证书奖杯;优秀奖4名,奖金5000元及证书奖杯;优秀组织奖若干,颁发证书及奖杯。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