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50907/000598325.html)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7日讯(记者 陈淋)9月7日上午,成都理工大学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今年有9375名2015级新生成为成都理工大学新鲜血液,他们将接受到成都理工大学“通专结合、三提一塑”的教育。通专结合,就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三提一塑”,是成都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如何践行“三提一塑”,成为一名真正的理工人。这是校长倪师军开学第一课最想给学生们聊的内容。
从12年中小学被动学习到大学校园里主动学习的改变,倪师军告诉学生,要提高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在大学阶段,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刻苦努力地主动获取课堂内外的知识。同学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走好从中学向大学学习转换的第一步。在他看来,在某种意义上,整合知识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面对纷繁庞杂的知识和信息,要学会不断获取知识,对知识加以整合,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要不断摒弃旧知识,不断融合新知识,经过整理和融合,构成新的知识系统;要养成独立思考、善于组合知识的良好学术素养。同学们要在饱读诗书,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厚积薄发、整合知识、抽象思维、达到穷究于理的学术境界。获取知识、整合知识,是提升创新创业潜质的重要前提。”
除了擅长整合知识还不够,对大学生来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谈到这里,倪师军分享了一个成都理工的故事:2008年5月18日,成都理工大学的专家排查发现了青川县城后山狮子梁山体开裂,当晚撤出100余户300余人,次日青川发生5.4级余震,该处山体发生垮塌。如果不能发现险情,就不可能排除险情,也不可能避免群众伤亡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非常重要。只有擅于发现问题,才能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才有揭示真理的可能。”倪师军说道。
此外,在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也不可或缺。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成都理工大学一直都在为师生搭建国际交流、学习的平台。与英国斯坦福厦大学、知山大学办有“工商管理”等联合办学项目,在理工校园里实现了“不出国的留学”;积极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积极招收留学生以推进教育国际化;学校每年也有不少同学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等国外高校进行深造,邀请数百名国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倪师军希望学生们能牢记:国际交流是国际竞争的基础,国际竞争是国际交流的目的。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能力,为创新创业开辟了更新更广的空间。
对学生个人能力来说,倪师军还希望他们能塑造一个优秀的自己。何为优秀?在倪师军看来,优秀的理工学子一定是身心健康,信念坚定,谦谦君子、磊落气度,有大爱的人格和魅力。正如当年蔡元培先生要求的“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一样,强身健体、行为敏捷、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