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承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定于2014年7月9日~12日在成都千禧大酒店召开,大会分为主题报告、专题报告与研讨、墙报分组交流和参观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几个部分,具体安排见会议议程。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科研处
2014年7月7日
附件: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议程
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议程
一、日期
2014年7月9日~12日(7月9日全天报到,7月12日离会)
二、地点
成都体育学院(千禧大酒店)
三、开幕式(7月10日上午9:00~10:10)
开幕式前奏(9:00~9:15)
主持人:
申珊珊(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2013级
研究生)
夷博伟(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2013级
研究生)
1、配乐太极
表演者:秦俭等(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
2、古筝独奏《渔舟唱晚》
表演者:王星晨(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2011级学生)
3、川剧变脸
表演者:黄骁(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系教师)
开幕式(9:15~10:10)
主持人:薛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副主任委员)
(1)介绍主要嘉宾和代表简况
(2)成都体育学院院长陈伟致欢迎辞
(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主任委员梁晓龙致辞
(4)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会长王建台致辞
(5)大会合影留念、茶歇
四、主题报告(10:20~11:50)
主持人:黄永旺(台湾体育大学教授、副校长 )
| 编号 | 时 间 | 演讲人 (职称) | 演讲题目 (任职单位) |
| 1 | 10:20~10:50 | 郝 勤 (教 授) | 近年中国大陆体育史与体育文化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所长、新闻系主任) |
| 2 | 10:55~11:25 | 王建台 (教 授) | 台湾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台湾体育运动史学会会长、台湾树德科技大学) |
| 3 | 11:30~12:00 | 凡 红 (教 授) | 近年国际体育史及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国际体育史杂志》主编,西澳大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
五、分会场专题报告与研讨(7月10日~7月11日上午)
第一分会场(一)
主持人:范春源(台湾台东大学教授、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副理事长)
李金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0日(星期四)下午:14:00~15:40
| 编号 | 时 间 | 报告人 (职称) | 题 目 (任职单位) |
| 1 | 14:00~14:20 (专题主报告) | 方 征 (教授) |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与村民健康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
| 2 | 14:20~14:30 | 郭东雄 (助理教授) |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射箭运动发展之研究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 |
| 3 | 14:30~14:40 | 戴伟谦 (教授) | 觉醒与挑战:台湾泰雅族运动会的始末 (台湾开南大学) |
| 4 | 14:40~14:50 | 张 斌 (讲师) | 清代蒙古族传统体育衰落原因之探寻 (内蒙古民族大学) |
| 5 | 14:50~15:00 | 唐云松 (教授) | 满族传统体育发展变迁与满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黑龙江大学) |
| 6 | 15:00~15:10 | 赵 敏 (教授) | 论蒙古族传统体育 — 博克的草原文化特性及社会价值(内蒙古大学) |
| 15:10~15:40 讨论交流 | |||
15:40~16:00 中场休息
主持人:陈耀宏(台湾台南大学教授、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副理事长)
王伟平(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0日(星期四)下午:16:00~17:30
| 7 | 16:00~16:20 (专题主报告) | 李重申 (教授) | 丝绸之路魏晋古墓砖画的鹰猎图像小考 (兰州理工大学) |
| 8 | 16:20~16:30 | 许光麃 (教授) | 台体“体育文献资料库”的建置过程及其价值 (台湾体育运动大学教授) |
| 9 | 16:30~16:40 | 刘良政 (副教授) | 论明清徽人棋谱与棋评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 10 | 16:40~16:50 | 张红霞 (教授) | 黄河三角洲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与传承策略研究(滨州学院) |
| 11 | 16:50~17:00 | 孙新章 (作家) | 金上京遗址出土围棋棋子简报 |
| 17:00~17:30 讨论交流 | |||
第一分会场(二)
主持人:林玫君(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副理事长)
李重申(兰州理工大学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1日(星期五)上午:08:30~09:50
| 编号 | 时 间 | 报告人 (职称) | 题 目 (任职单位) |
| 1 | 08:30~08:50 (专题主报告) | 罗时铭 (教授) | 商周两代学校习射教育的比较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
| 2 | 08:50~09:00 | 张 波 (讲师) | 中国古代体育的社会文化起源--以先秦射礼竞赛为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 3 | 09:00~09:10 | 李金梅 (教授) | 中国古代马球源流新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 4 | 09:10~09:20 | 丛密林 (副教授) | 契丹击鞠传入考略 (内蒙古民族大学) |
| 5 | 09:20~09:30 | 惠 弋 (讲师) | 中原体育文化历史述略 (南阳师范学院) |
| 09:30~09:50 讨论交流 | |||
09:50~10:10 中场休息
主持人:许光麃(台湾体育运动大学教授、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秘书长)
邢金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1日(星期五)上午:10:10~11:50
| 6 | 10:10~10:30 (专题主报告) | 徐元民 (教授) | 清末民初体操师资培训育课程演变之研究(1902-1921) (台湾开南大学) |
| 7 | 10:30~10:40 | 王伟平 (教授) | 渤海国体育文化考 (内蒙古民族大学) |
| 8 | 10:40~10:50 | 刘照金 (教授) | 18世纪前运动与观光之联结发展对现代运动观光发展之影响(台湾美和科技大学) |
| 9 | 10:50~11:00 | 张正红 (教授) | 甘肃省东乡族民俗活动中的养生健身价值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 |
| 10 | 11:00~11:10 | 史友宽 (副教授) | 微观史学视野下的梁诚们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
| 11 | 11:10~11:20 | 刘永元 (助教) | 高雄城市治理:运动治理的演进和未来发展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 |
| 11:20~11:50 讨论交流 | |||
第二分会场(一)
主持人:徐元民(台湾开南大学教授)
罗时铭(苏州大学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0日(星期四)下午:14:00~15:40
| 编号 | 时 间 | 报告人 (职称) | 题 目 (任职单位) |
| 1 | 14:00~14:20 (专题主报告) | 林玫君 (教授) | 观海、戏水与休閒-台湾淡水沙仑海水浴场之遊息治理(1903-1999)(台湾师范大学) |
| 2 | 14:20~14:30 | 陈金盈 (教授) | 日治时期台湾棒球运动发展之探讨 (亚东技术学院) |
| 3 | 14:30~14:40 | 陈 刚 (副教授) | 艰难的女性身体塑造—近代女子体育参与的历史思考(南京大学) |
| 4 | 14:40~14:50 | 周 清 (研究生) | 20世纪30年代身体消费中的女性体育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
| 5 | 14:50~15:00 | 康 鑫 (研究生) | 中华民国时期身体观的变迁与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南通大学) |
| 6 | 15:00~15:10 | 张建新 (教授) | 近代上海高校体育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湖南工程学院) |
| 15:10~15:40 讨论交流 | |||
15:40~16:00 中场休息
主持人:张生平(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赵建华(丽水学院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0日(星期四)下午:16:00~17:30
| 7 | 16:00~16:20 (专题主报告) | 王建台 (教授) | 台湾少数民族(原住民)传统体育历史考察 (中华台北体育史学会理事长、台湾树德科技大学) |
| 8 | 16:20~16:30 | 李俊杰 (教授) | 发展台湾为亚太职棒春训基地可行性之研究─以日本冲绳春训基地为例(台中科技大学) |
| 9 | 16:30~16:40 | 罗志勇 (助理教授) | 台湾高雄市内门宋江阵发展之探讨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 |
| 10 | 16:40~16:50 | 许靖 (研究生) | 台湾女子桌球竞技运动发展之研究(1945-2000) (国际台南大学体育学系) |
| 11 | 16:50~17:00 | 黄巧君 (学生) | 1970年代台湾女子马拉松运动发展之研究 (台湾师范大学) |
| 17:00~17:30 讨论交流 | |||
第二分会场(二)
主持人:刘照金(台湾美和科技大学教授)
周明华(洛阳师范学院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1日(星期五)上午:08:30~09:50
| 编号 | 时 间 | 报告人 (职称) | 题 目 (任职单位) |
| 1 | 08:30~08:50 (专题主报告) | 陈耀宏 (教授) | 战后台湾体育学系发展历程之探究 (台南大学体育学系) |
| 2 | 08:50~09:00 | 张生平 (教授) | 海峡两岸女子足球的对抗与交流 (台湾交通大学) |
| 3 | 09:00~09:10 | 吴连荣 (副教授) | 闽台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闽南师范大学) |
| 4 | 09:10~09:20 | 王秋光 (研究生) | 休闲运动的历史、理论基础与健康价值之研究 (美和科技大学运动与休闲系) |
| 5 | 09:20~09:30 | 隋东旭 (副研究员) | 也谈宋明理学思想对体育的影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 09:30~09:50 讨论交流 | |||
09:50~10:10 中场休息
主持人:刘田修(台湾树德科技大学教授)
张红霞(滨州学院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1日(星期五)上午:10:10~11:50
| 6 | 10:10~10:30 (专题主报告) | 宛 霞 (教授) | 体育旅游主题公园的价值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 |
| 7 | 10:30~10:40 | 曹 卫 (教授) | 论滨海体育发展趋向 (广东海洋大学) |
| 8 | 10:40~10:50 | 刘田修 (教授) | 以民间合作方式推动台湾运动设施之发展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 |
| 9 | 10:50~11:00 | 万会珍 (讲师) | 中原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其资源开发 (洛阳师范学院) |
| 10 | 11:00~11:10 | 陈柏宪 (研究生) | 台湾直排轮曲棍球发展过程之研究 (台南大学体育学系) |
| 11 | 11:10~11:20 | 邱仲纬 (学生) | 台湾“脚踏车”发展之研究-以使用牌照税为论述主轴(1945~1972)(台湾师范大学) |
| 11:20~11:50 讨论交流 | |||
第三分会场(一)
主持人:陈丽娥(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
宛 霞(沈阳体育学院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0日(星期四)下午:14:00~15:40
| 编号 | 时间 | 报告人 (职称) | 题目 (任职单位) |
| 1 | 14:00~14:20 (专题主报告) | 孙喜和 (副教授) | 古代舞龙名称的发展及演变 (浙江师范大学) |
| 2 | 14:20~14:30 | 薛 宇 (教授) | 黄龙猎鼓的文化探源及发展保护研究 (延安大学) |
| 3 | 14:30~14:40 | 宋彩珍 (副教授) | 香港舞火龙的源与流 (长沙师范学院) |
| 4 | 14:40~14:50 | 何敏学 (教授) |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 (辽宁师范大学) |
| 5 | 14:50~15:00 | 邢金善 (教授) | 从汉画像石看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 6 | 15:00~15:10 | 杨海晨 (副教授) | 战争与生计:一项边缘性族群体育活动缘起的历史考察——来自广西红水河流域“演武活动”的调查报告(华中师范大学) |
| 15:10~15:40 讨论交流 | |||
15:40~16:00 中场休息
主持人:曹 卫(广东海洋大学教授)
孙喜和(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0日(星期四)下午:16:00~17:30
| 7 | 16:00~16:20 (专题主报告) | 周兰萍 (副教授) | 中日武术文化现代化转型比较—以中国摔跤与日本柔道改良为例(上海大学) |
| 8 | 16:20~16:30 | 梁捍东 (副教授) | 弘扬武术文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河北体育学院) |
| 9 | 16:30~16:40 | 张正民 (教授) | 近现代武术本质的异化发展 (西华师范大学) |
| 10 | 16:40~16:50 | 王兴华 (研究生) | 体育科教节目:《解密太极拳》与《最有力的撞击》的形态比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 |
| 11 | 16:50~17:00 | 郑家铨 (研究生) | 大甲五十三庄传统国术八大系统策略联盟之探讨 (上海体育学院) |
| 17:00~17:30 讨论交流 | |||
第三分会场(二)
主持人:方 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陈 勇(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1日(星期五)上午:08:30~09:50
| 编号 | 时 间 | 报告人 (职称) | 题 目 (任职单位) |
| 1 | 08:30~08:50 (专题主报告) | 郭红卫 (副教授) | 西方体育(physical education)概念的演变 (郑州大学) |
| 2 | 08:50~09:00 | 赵 岷 (副教授) | 在身体美学体系下对古希腊体育的反思 (大同大学) |
| 3 | 09:00~09:10 | 张宝强 (副教授) | 清末留美幼童与棒球运动 (咸阳师范学院) |
| 4 | 09:10~09:20 | 韩志芳 (教授) | 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体育的发展 (河北体育学院) |
| 5 | 09:20~09:30 | 赖美娇 (副教授) | 休闲活动对建构内长者身体健康影响之实证研究 (台湾首府大学健康与美容事业管理学系) |
| 09:30~09:50 讨论交流 | |||
09:50~10:10 中场休息
主持人:张振东(郑州大学教授)
赵 岷(大同大学副教授)
地 点:千禧大酒店
时 间:07月11日(星期五)上午:10:10~11:50
| 6 | 10:10~10:30 (专题主报告) | 陈丽娥 (副教授) | 初探上海《图画日报》(1909-1910) 之「女界」运动片影(中国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 |
| 7 | 10:30~10:40 | 黄罗家 (教授) |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的探研——以丽水学院为例 (丽水学院) |
| 8 | 10:40~10:50 | 李先国 (副教授) | 市场经济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困惑与审视 (上海交通大学) |
| 9 | 10:50~11:00 | 王秋光 (研究生) | 台湾原住民排湾族传统身体文化之研究 (美和科技大学运动与休闲系) |
| 10 | 11:00~11:10 | 宋秀平 (副教授) | 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特点分析 (成都体育学院) |
| 11 | 11:10~11:20 | 杨 威 (副教授) |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社区体育文化研究 (空军勤务学院) |
| 11:20~11:50 讨论交流 | |||
六、墙报交流
七、参观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7月11日下午)
(同时举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教材专业委员会挂牌仪式)
八、会议闭幕式(7月11日17:00-17:40)
主持人:薛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副主任委员)
(一)闭幕式开始
(二)介绍论文评审情况、宣布获奖名单
(三)宣布颁奖嘉宾
(四)颁发证书
(五)宣布闭幕
九、晚餐期间同时举行抽奖活动(7月11日18:00开始)
十、离会(7月12日)
附件下载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