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1201)

内蒙古大学 /2014-07-08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 名称:并行处理与网络计算

     并行计算机系统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环境,是一个国家计算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1991年美国确立了"高性能计算与通信"项目为标志,在近十几年中,并行计算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前并行计算机的两大主流"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和"机群并行处理系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并行计算机系统上如何使并行应用问题获取实际的高性能仍然需要许多的研究工作。有关的并行处理的系统软件研制,如并行文件系统,对并行系统性能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如曙光并行性处理机的研制;并行编程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并行应用问题具有不同的特性,如计算密集型,I/O密集型,或事务处理密集型,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并行应用问题设计的高效并行算法设计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为了使并行环境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和利用,网格并行计算环境的建立,相应软件的开发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方向主要研究从并行应用的角度对影响并行处理效率的关键问题:如负载平衡、通信的设计策略及影响I/O性能的I/O设计策略进行研究。设计高效的并行算法以解决具有大规模计算量的应用问题。对高效的并行应用算法中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法进行一般化,提出设计高效并行算法的理论方法。并行处理环境及工具的研究,主要研究、开发机群并行系统及网格并行计算环境的管理软件和系统软件。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这两类并行计算环境下的负载平衡问题、任务调度、通信策略及高性能的I/O管理, 在系统方面,主要研究并行编译系统, 并行文件系统,网格资源的系统管理工具。并行处理应用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合作的研究方向,结合其他学科,如多媒体应用,数据库系统,科学计算等,开展跨学科的并行应用研究。我们的研究队伍在以上的研究领域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论文。 


研究方向之二 名称:嵌入式系统与EDA应用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仿真系统、医疗仪器、信息家电、通信设备等众多领域中,近几年又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如PDA(个人数字助理)、智能电话、手持电话、机顶盒(STB)等。研究和开发嵌入式系统已成为现阶段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最活跃的方向之一。数字系统设计技术的核心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EDA技术打破了软件与硬件间的壁垒,使计算机的软件编程与硬件设计合二为一。
      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嵌入式体系结构及硬件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软件开发平台、数字系统设计及EDA开发平台。现代数字化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离不开微处理器、配套电路、操作系统、应用界面。选择合适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其外围电路中某些非专用或非通用的功能模块,采用可编程器件,利用EDA技术进行设计。对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剪裁,设计出好的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操作界面,使嵌入式系统在软件方面具有界面美观、应用灵活、功能强大等优点。在嵌入式系统中采用硬件与软件协同工作的设计思想,设计性/价比较高的电子产品。将嵌入式系统和EDA应用技术结合起来,研究、掌握一套全新完整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具有新颖实用的数字化智能产品。 
      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大量从事与该研究方向有关的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该研究方向组的教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基础理论,从事过单片机及应用、微机与接口、数字系统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一定的研究。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的科研项目。

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研究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熟悉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有娴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熟悉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和随机分析等数量方法的基本理论;掌握数学建模、系统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及建模技术、系统理论、信息技术解决多种研究及应用课题;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作风;掌握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与前沿;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结与合作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在学业完成时,,能适应企事业和研究单位的不同需求。

 

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生一般为三年,在职(不脱产)硕士生一般为四年。
总学分≥38分
公共学位课 必修 2 门: 12 分
专业学位课 必修 4 门: 16 分
专业选修课(含一门跨学科专业课) 须选修 3~4 门: 6~8 分
教学实习或社会实践 2 分
前言讲座(含文献综述) 须参加 6 次: 2 分

本专业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周(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学习方式 考核方式 任课教师
(职称)
备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4/144 4 1,2 讲授 笔试 公共管理学院  
第一外国语 6/216 8 1,2 讲授 笔试 外国语学院  
计算机网络 4/64 4 1 讲授 笔试 吴承勇教授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4/64 4 2 讲授 笔试上机 李文副教授  
高级软件工程 4/64 4 2 讲授 笔试 王俊义教授  
形式描述技术 4/64 4 1 讲授 笔试 叶新铭教授  

电子设计自动化 2/32 2 3 讲授 笔试 须毓孝教授  
集群系统与网络计算 3/48 2 3 讲授 笔试 李文副教授  
并行处理技术 3/48 2 2 讲授 笔试 李文副教授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2/32 2 3 讲授 笔试 魏凤歧副教授  
数字系统设计实践 3/48 2 2 讲授 笔试 须毓孝教授
魏凤歧副教授
 
嵌人式计算系统设计原理 4/64 2 2 讲授 笔试 刘彦文教授  
系统开发实例介绍 2/32 2 3     刘彦文教授
 
组合数学 4/64 2 1 讲授 笔试 段禅伦教授  
应用数理统计 3/48 2 3 讲授 笔试 刘铁英教授  
多媒体技术 3/48 2 3 讲授 笔试 高光来教授  
模式识别与应用 3/48 2 3 讲授 笔试 高光来教授  
信号与系统 2/32 2 2 讲授 笔试 须毓孝教授  
高级微机接口 2/32 2 2 讲授 笔试 刘彦文教授  
前沿专题讲座   2 3     各方向导师  
注:1)选修课根据导师安排选够学分即可,前沿讲座由导师安排。

前言专题讲座基本要求
1.讲座或讨论班的范围或基本形式
      讲座或讨论班主要由研究生导师开设。根据研究方向和所选择的课题,由导师或学生根据有关的参考文献报告。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在学期间研究生应至少参加6次前沿讲座或学术会议,采用撰写研究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方面的训练,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始之前,必须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本专业主攻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并经导师审核同意,作论文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至少用一年时间完成。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也可结合科研项目攻关或从事技术开发研究,但必须有本人的见解和创新,并且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的篇幅应不少于1万字,论文完成后应由本专业的专家根据论文选题、论文的理论和实际价值以及论文反映出的作者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来评定。
相关话题/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