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8-11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业务范围
本学科是研究现代农业种植新技术、农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产质量形成规律、作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农作制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生态原理及应用技术等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重点是结合自治区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结合我国北方高寒、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对农作物种植技术的需求,对作物生产中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作物的生育特性、产质量形成规律、营养施肥规律,作物优质、高产、高效、节水、抗逆生理及调控,作物超高产、优质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及技术体系,可持续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等进行研究和探索,促进农牧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学科的研究范围:农作物种植新技术研究;农作物生理生态特性及产质量形成规律研究;农作物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体系研究;农作物需水特性及节水技术研究;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和农田耕作制度研究;北方农牧交错带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研究等。
主要相关学科: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
 
二、研究特色
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主要面向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从自治区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出发,立足于自治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实际,依靠学科自身优势,始终坚持以高寒干旱地区作物的优化栽培及决策系统、作物生理生态和农牧交错区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为学科特色,应用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对自治区主栽作物优化栽培生理生态基础及其栽培技术体系,不同类型区耕作制度演变规律与发展方向、旱作保护性耕作、农牧结合种植模式、退化农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作制度和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等进行研究,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区特色和学科交叉特点的作物栽培生理生态、作物栽培新技术、农牧交错区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在作物生产上应用的作物科学研究体系。学科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科技成果的生产转化,为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
 
三、研究方向
1. 作物生理生态及决策系统
重点研究作物在不同农田生态条件下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和调控机理,包括作物逆境生理、光合生理、水分生理、营养生理、器官建成生理及源流库协调机理,在群体、个体、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探索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机制,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的关系,探索不同作物高产优质、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栽培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建立和发展以信息栽培为主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
2. 油料作物生理与品种改良
从作物群体、个体、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油料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调控机理等生理基础,并从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入手,研究、探索油料作物高产优质、经济有效利用环境资源的综合栽培新理论及优化调控新技术,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3. 马铃薯栽培生理与品种改良
重点从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马铃薯产量、品种形成的有关栽培理论基础。包括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规律、群体结构、光合作用、块茎形成生理、块茎贮藏生理、种薯生理年龄、矿质营养、水分生理等生理内容,为正确选用种薯,科学贮藏管理、合理栽培,经济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等方法进行马铃薯品种改良的研究。
4. 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针对我区“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研究农牧结合的种植技术体系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途径;针对城市垃圾污染与有机肥源不足问题,研究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途径;针对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探讨我国农业的发展战略。
5. 药用植物繁育与生理
主要研究提高中草药产量和有效物质含量的优质栽培技术,中草药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机理和栽培调控技术,濒危中草药肉苁蓉等的寄生机理和快繁及大田栽培技术,中草药GAP种植的操作规程。
6. 作物高产高效优质栽培
针对我国目前资源紧缺和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农业生态脆弱带的作物生产实际,以同步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水、化肥、光、气)利用效率为出发点,在资源限制条件下,从作物群体、个体及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不同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机理,以及作物个体形态、群体结构、器官机能质量相协调的理论基础和优化调控技术,探索建立不同作物高产、优质与高效相统一的栽培技术新体系。
  
四、课程设置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第一外国语
180
180
 
5
1
外语学院
自然辩证法
36
36
 
2
1
人文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
18
 
1
1
人文学院
高级植物生理及实验技术
72
36
36
3
2
农学院
作物科学研究进展
36
36
 
2
1
农学院
可持续耕作制度
27
27
 
1.5
3
农学院
多元统计分析
72
72
 
3
1
理学院
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
36
36
 
2
2
农学院
高级农业生态学
36
36
 
2
2
农学院
作物优质高产栽培专题
36
36
 
2
3
农学院
计算机应用
36
36
 
2
2
计算机院
仪器分析及实验
54
36
18
2
2
理学院
高级农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27
27
 
1.5
1
农学院
分子生物学及其研究技术
72
36
36
3
2
生工院
作物栽培与耕作制度研究法
27
27
 
1.5
2
农学院
旱农学
27
27
 
1.5
3
农学院
植物组织培养
54
18
36
2
3
农学院
宏观农业研究进展
27
 
 
1.5
3
农学院
第二外国语*
80
80
 
2
1-2
外语学院
*注:第一外语非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英语为二外语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