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向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全校教职员工及家属,向勤奋学习、成长成才的广大同学,向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情系母校、服务社会的海内外校友,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向长期关心支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19年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全体沈航人锐意进取,坚持内涵发展,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和博士授权建设单位验收工作两大攻坚战,圆满完成学校“落实年”各项任务。
一年来,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学校党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引领校院两级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高校成为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夯实人才培养根基。开展主题党日、万名师生大合唱、千名师生大祭扫、千名师生同升国旗仪式、千余名师生共同收听收看国庆庆祝大会以及百名干部师生绘制百米长卷敬献祖国等“1+5”系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健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启动《航空概论》等课程思政试点工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2个专业通过工程专业认证,5个专业接受认证专家进校考查,4个专业获得2020年工程专业认证申请。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航空工程特色实践育人体系有序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
一年来,学校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推进科研工作上层次。学校着力补齐发展建设短板,强化学科对科学研究的牵引作用。获得各类科研立项451项,首次获得4项军委科技委项目,科研经费达1.3亿元,授权专利共计91项。锐翔四座电动飞机于10月28日顺利完成首飞,标志着我校在新能源轻型电动飞机研制领域保持国际领先优势。“辽宁先进通用飞机设计与制造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锐翔双座电动飞机及其关键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学研究工作实现“量”“质”并举。
一年来,学校紧密对接行业和社会需求,提升服务社会能力。2019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68项,学校获批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单位称号,省教育厅高校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科技成果省内转化十强高校荣誉,锐翔电动飞机科技成果技术转让、锐翔飞机产业化项目获全省十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首批省级重点新型智库、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首批新型智库。
一年来,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做好人才引育工作,引进博士学位教师74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8人次入选2019兴辽人才各类奖励支持计划。扎实开展“教师思政”建设,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破解职称评审瓶颈,落实职称分类评审机制,落实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机制,落实思政课教师“三个单列”。出台《职级评定、岗位聘任、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奖励性绩效发放管理办法》,完成全体教职工职级评定、岗位聘任工作,提升了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一年来,学校持续做好民生工作,增强师生幸福感。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筹资2500余万元,翻修教室、宿舍、食堂,打造宜学宜居校园环境。与沈北新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解决教职工子女九年义务制教育问题。举办2019年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创新做好离退休职工工作,全力办好老年大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0年是学校发展建设转型年,全体沈航人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定要团结一致、勇毅笃行,不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后半篇”文章,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沈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广大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朋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