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音乐史
㈠主要内容
【古代音乐史部分】
⒈远古(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
⑴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 ;
⑵陶埙、骨哨、骨笛、陶钟、原始乐舞;
⑶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葛天氏,伊耆氏,黄帝,尧,舜,禹的乐舞。
⒉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⑴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大濩》,《桑林》,《大武》;
⑵“雅乐”与礼乐音乐----“雅乐”的来源、礼乐制度、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
⑶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楚辞》音乐、 荀子《成相篇》、四夷之乐;
⑷乐器的发展----考古发现的古乐器、“八音”乐器分类法;
⑸乐律学的形成--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管子?地圆》和《吕氏春秋?音律》的三分损益法、曾侯乙钟铭中的乐律学文字;
⑹乐器和器乐音乐----编钟,编磬,琴,瑟,笙,排箫,篪,筑,筝,钟鼓乐队;
⑺音乐思想---- 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及荀子关于音乐的论述、《乐记》的音乐思想。
⒊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⑴音乐机构--汉乐府;
⑵鼓吹乐与横吹乐;
⑶相和歌;
⑷清商乐;
⑸古琴音乐----《广陵散》、《碣石调?幽兰》、《梅花三弄》、《酒狂》;
⑹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
⑺乐器---- 笛和羌笛、笳、角、琵琶、箜篌;
⑻乐学----相和三调和清商三调;律学----京房六十律、何承天“新率”和荀勖笛律;
⑼嵇康和《声无哀乐论》。
⒋隋、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⑴曲子;
⑵变文;
⑶古琴音乐----《大胡笳》、《小胡笳》、《离骚》;
⑷燕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和立、坐部伎、大曲;
⑸音乐机构—教坊和梨园;
⑹钵头、大面、踏摇娘及参军戏;
⑺乐学的发展----俗乐二十八调、移调、犯调和“解”;
⑻记谱法--敦煌乐谱、俗乐二十八调音高字谱、减字谱、律吕谱。
⒌宋、元、明、清(公元960年----公元1840年)
⑴民歌和小曲;
⑵词调音乐;
⑶散曲音乐;
⑷说唱音乐----鼓子词、诸宫调、货郎儿、弹词、梨花大鼓、京韵大鼓;
⑸戏曲音乐----杂剧、南戏、元杂剧、昆曲、京剧;
⑹宋元明清乐器和器乐音乐的发展----古琴音乐、琵琶音乐、合奏音乐;
⑺西洋音乐的传入;
⑻乐律学的发展----蔡元定的十八律、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
⑼乐谱----工尺谱;
⑽音乐美学论著----《谿山琴况》、《碧鸡漫志》、《唱论》、《乐府传声》、《弦索备考》、《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近现代及当代音乐史部分】
⒈中国近代音乐(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
⑴西洋音乐的传人----基督教宗教音乐的传入、新式军乐、军歌的建立和发展;
⑵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学堂乐歌及其基本内容、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学堂乐歌的代表性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⒉中国现代音乐(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⑴音乐社团及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上海大同乐会、北京国乐改进社、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⑵专业教育机构----北京女子等师范学校音乐科、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⑶萧友梅对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
⑷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学家王光祈----关于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不同认识、初期的音乐理论研究、王光祈及其音乐理论研究;
⑸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萧友梅及其音乐创作、赵元任及其音乐创作、刘天华及其音乐创作、黎锦晖为代表的儿童歌舞音乐创作;
⑹青主及其音乐研究与理论批评;
⑺黄自及其音乐创作;
⑻青主、应尚能、周淑安、李惟宁、陈田鹤、刘雪庵、江定仙及其音乐创作;
⑼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及聂耳、张曙、任光、麦新、吕骥等人的音乐创作;
⑽抗日根据地、国统区及沦陷区的歌曲创作;
⑾贺绿汀、江文也、马思聪及其音乐创作;
⑿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⒀现代歌剧创作---30年代歌剧创作、秧歌剧和新歌剧及其音乐家。
⒊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公元1949年—公元1990年)
⑴建国初期的音乐(公元1949年----公元1966)
①声乐创作----群众歌曲、抒情歌曲、合唱;
②器乐独奏曲----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钢琴、小提琴独奏曲创作、合奏音乐及管弦乐、交响乐创作;
③歌剧、舞剧音乐创作。
⑵文革中的音乐创作(公元1966年----公元1976年)
①声乐创作----语录歌、歌曲创作、合唱;
②革命样板戏。
⑶改革开放后的音乐创作(公元1976年-----公元1990年)
①多元的声乐创作—歌曲创作、通俗歌曲创作、合唱;
②歌剧与舞剧;
③小型器乐独奏;
④室内乐重奏与“新潮音乐”的崛起;
⑤交响音乐的繁荣。
㈡参考书目:
⒈《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杨荫浏著
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汪毓和著
⒊《中国音乐通史教程》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梁茂春、陈秉义主编
二、西方音乐史
㈠主要内容
⒈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概述: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
⑴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⑵常用乐器
⑶音乐理论
⑷古罗马后期基督教音乐的兴起
⒉中世纪音乐
概述:中世纪的时期划分,与古代文明的联系,对中世纪的认识。
⑴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特征,分类 ,运用,调式,扩展
⑵复调的兴起
从9世纪末的奥尔加农到13世纪的经文歌
⑶中世纪方言歌曲
法国游吟诗人(时间、地点、音乐特征)
⑷十四世纪“新艺术”
定义,特征(三个方面),马肖的创作(三种体裁,以三类世俗歌曲为主)
意大利十四世纪音乐(三种体裁和兰迪尼)
⒊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概述:文艺复兴的时期划分和定义,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
⑴文艺复兴早期
英国音乐的影响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法-佛兰德作曲家(时间,地点,人物,迪费和若斯坎的风格特点)
⑵世俗音乐的发展
意大利牧歌(定义、特征、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其他国家的世俗音乐及器乐
⑶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定义,众赞歌(定义、来源、发展形态),帕莱斯特利那的风格和历史贡献
⑷威尼斯乐派
定义,代表人物,创作体裁
⒋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概述:时期的划分和词源,总体特征。
⑴巴罗克音乐的特点
两种常规,通奏低音,单声歌曲
⑵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定义,从第一部歌剧的诞生到那不勒斯学派,英法德的早期歌剧
⑶器乐的发展
弦乐器为主的器乐曲
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
⑷巴罗克晚期的几位大师
拉莫,D.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
⒌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概述:时期的划分,音乐风格的归纳。
⑴前古典时期的歌剧
①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
历史地位,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的主要措施(六点),代表作
②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
定义和特点,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德奥歌唱剧,英国民谣剧
⑵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
海顿和莫扎特
海顿生平要点,创作要点,莫扎特生平要点,创作要点
贝多芬
生平要点,创作分期(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创作要点:交响曲
⒍浪漫主义音乐
概述:时期划分,与古典主义的关系,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⑴七个最典型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柏辽兹,勃拉姆斯
⑵浪漫主义歌剧
德国,法国,意大利
⑶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产生的原因,基本特点,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俄罗斯,捷克,挪威
⑷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
法国印象主义,德彪西,拉威尔
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马勒,R.施特劳斯
⒎20世纪音乐
概述:20世纪音乐的时代特点,两次高潮。
⑴表现主义,定义,特征,勋伯格:三个时期,作品举例
⑵新古典主义,特征,斯特拉文斯基:三个时期,作品举例;六人团
⑶民族主义:定义与特征,巴托克:四个时期,作品举例
⑷微分音音乐与噪音音乐
⑸序列音乐:定义,梅西昂
⑹偶然音乐:定义,凯奇
⑺电子音乐:定义,施托克豪森
⑻简约派
⑼新浪漫主义
⑽第三潮流
㈡参考书目:
⒈《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⒉《西方音乐通史简编》,沈旋/谷文娴/陶辛等,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⒊《西方现代音乐概述》,钟子林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三、和声
㈠主要内容
⒈为旋律配和声:在近关系调转调的范围内,并在旋律上有较为典型的和弦外音。
⒉分析古典乐派时期的音乐作品或作品片断的和声进行及简述其和声语言的运用特点等。
㈡目录
⒈正三和弦的连接
⑴四部和声与和弦排列法
⑵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
⑶正三和弦的连接
⒉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⑴用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⑵和弦的转换
⑶三音跳进
⒊音乐结构与终止式
⑴终止、乐段、乐句
⑵终止四六和弦
⒋正三和弦的转位
⑴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⑵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
⑶两个六和弦的连接
⑷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
⒌属七和弦
⑴原位属七和弦
⑵属七和弦的转位
⑶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时的跳进
⒍大、小调完全功能体系、自然音体系
⑴Ⅱ级六和弦与三和弦
⑵和声大调
⑶Ⅵ级三和弦、阻碍终止、扩展乐段
⒎各级副七和弦与九和弦
⑴Ⅱ级七和弦
⑵导七和弦
⑶属九和弦
⑷Ⅱ级九和弦
⒏属功能组中较少使用的和弦
⒐自然小调与自然音上的调内模进
⑴弗里几亚进行中的自然小调
⑵模进
⒑重属和弦
⑴终止中的重属和弦
⑵结构内的重属和弦
⑶重属和弦中的变音
⒒调性关系的类型
⑴离调副属和弦的应用
⑵半音模进
⑶到一级关系调的转调
㈢参考书目:
⒈《和声学教程》1―35/斯波索宾 等 人民音乐出版社
⒉《中国艺术教育大全·音乐卷·和声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四、曲式分析
㈠主要内容
⒈理论部分
用适当的文字描述分析对象在结构、和声、材料等方面的处理情况及发展脉络。
目的:测试考生音乐作品分析理论的掌握与熟悉程度。
考试方法:名词解释、填空、问题解答。
范围:音乐基本表现手段、音乐发展手法、各种曲式的特点及相互比较 、与作品分析有关的和声问题、与作品分析有关的题材和体裁(详细范围见参考书目)。
⒉分析部分
目的:测试考生的曲谱分析能力和对曲谱的曲式类型的判断能力。
考试方法:要求考生能对指定曲谱的局部或全部作结构分析,能制作局部或全部的结构图示,能对所制作的图示作必要的文字描述;判断指定曲谱属于何种曲式类型,用适当的文字描述分析对象在结构、和声、材料等方面的运用情况,并论述结论的依据。
范围:一部曲式到快板乐章的奏鸣曲式(详细范围见参考书目)。
㈡目录
⒈绪论——音乐作品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内容和曲式的关系
⑴概述——音乐作品的形式和音乐作品的曲式的不同含义
⑵内容和曲式的关系
⑶音乐作品内容的含义
⒉音乐的表现手段
⑴概述
⑵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⑶有关整体性表现手段的几个要点
⒊一部曲式——乐段及其组成部分
⑴概述
⑵动机、副动机和乐节的划分
⑶乐句的划分——乐段实例分析
⑷有关乐句、乐段结构的基本问題——乐段的分类及其特征
⒋单二部曲式
⑴概述
⑵单二部曲式中的乐段特点——单二部曲式实例分析
⑶单二部曲式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⑷古二部曲式
⒌单三部曲式
⑴概述
⑵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实例分析
⑶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⑷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⒍复三部曲式及复二部曲式
⑴概述
⑵复三部曲式实例分析
⑶复三部曲式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⑷复三部曲式的变形及介于单三部曲式与复三部曲式之间的中间型曲式
⑸复二部曲式
⒎回旋曲式
⑴概述
⑵回旋曲式实例分析
⑶回旋曲式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⑷与回旋曲式相类似的曲式
⒏奏鸣曲式
⑴概述
⑵奏鸣曲式实例分析
⑶奏鸣曲式的基本特征及曲式各部分的结构
㈡参考书目
⒈《曲式与作品分析(修订版)》,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6月北京第2版。
五、教育基础理论
㈠主要内容
⒈教育与教育学(对教育的一般认识、教育的价值、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功能与类型、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我国的教育目的);
⒊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⒋课程(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的组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⒌课堂教学(教学与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⒍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概述、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
⒎教师的教育研究(教育科研的体系、内容与方法);
⒏教育改革与发展(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与教育思潮、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㈡参考书目:
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⒉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⒊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六、中国舞蹈发展史
㈠主要内容
⒈各历史时期(或时代)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歌舞(乐舞)的内容、形式、特点,在当时的作用,及其历史过程中的沿革情况。⒉历史宫廷乐舞(管理)机构的名称及任务。⒊中国古代舞蹈史在与古代文化的交流中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并给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特征、风格带来了哪些影响。⒋乐舞思想家及其论著和主要观点。⒌著名的乐舞人及其代表作品、艺术风格。
㈡参考书目
《中国舞蹈发展史》 王克芬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七、舞蹈概论
㈠主要内容
⒈舞蹈的定义⒉舞蹈的功能⒊舞蹈的种类⒋舞蹈起源的几种理论⒌影响舞蹈发展的两大因素⒍舞蹈传播的主要方式⒎舞蹈交流的两个环节⒏舞蹈美感的特征⒐舞蹈作品的内容
㈡参考书目:
《舞蹈艺术概论》隆荫培、徐尔充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八、西方芭蕾史纲
㈠主要内容
⒈芭蕾的萌芽(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影响)⒉芭蕾的成熟(意大利、法国宫廷盛事)⒊芭蕾的诞生(“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芭蕾程式化规范的形成)⒋芭蕾的浪漫时期(职业舞者的出现、芭蕾风格初显)⒌古典芭蕾的鼎盛(俄国芭蕾的兴盛“天鹅湖”等经典剧目和佩蒂帕等大师们的作为、芭蕾风格流派的表现)⒍现代芭蕾的异军突起(佳吉列夫开创的俄罗斯芭蕾欧洲巡演,复兴欧洲芭蕾)⒎当代芭蕾概貌
㈡参考书目
《西方芭蕾史纲》朱立人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九、舞蹈编导基础
㈠主要内容
⒈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责⒉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⒊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⒋舞蹈编导的创作方法⒌舞蹈艺术的舞台调度
㈡参考书目
《舞蹈编导基础教程》 李承祥著 北京舞蹈学院
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
㈠主要内容
⒈原始舞蹈的性质⒉“新乐”、“古乐”的兴衰⒊汉舞的审美特点⒋南北朝胡乐胡舞⒌宗教祭祀舞蹈⒍宋代“队舞”特征⒎新舞蹈的崛起⒏舞蹈教育简况⒐民族民间舞蹈的性质⒑中国舞蹈的美学特征⒒辽代乐舞艺术⒓辽代乐舞的审美取向⒔辽代乐舞与唐、宋乐舞之比较
㈡参考书目:
⒈《中国舞蹈》 袁 禾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⒉《辽代乐舞》 巴景侃著 辽宁万卷出版社
十一、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
㈠主要内容
⒈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产生与发展、特征与作用⒉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原王朝宫廷乐舞的影响⒊东北地区历代的主要部族,代表性的歌舞⒋宋辽金及明清朝代,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⒌建国后少数民族舞蹈对我国舞蹈艺术事业的影响⒍当代杰出的少数民族舞蹈家及代表作
㈡参考书目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纪兰慰、邱久荣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十二、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
㈠主要内容
和弦延伸音、替代和弦与变体和弦、装饰和弦、外音、离调与转调。
㈡考试方法
⒈和声写作:为流行音乐或爵士乐音乐风格的旋律或低音配和声。
⒉和声分析:流行音乐或爵士乐音乐作品的和声进行及其和声运用特点等。
㈢参考书目:
⒈《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任达敏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⒉《流行音乐和声技法》蔡松琦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⒊《爵士和声编曲演奏》马乐天编译 乐韵出版社
⒋《现在爵士和声及其钢琴即兴技巧》林华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注:其它未列业务课的考试范围与要求,相当于本门课程本科的结业程度。参考书目详见“专业科目考试范围与要求”中本门主课的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