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
电话:**
E-mail:lsh246967@126.com; luoshihong@mail.kib.ac.cn
Ⅰ 研究方向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生物功能;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
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物分离、鉴定及其功能研究,已发现近200个植物源代谢物质,其中含有防病虫害的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等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同时运用活性导向的天然产物分离手段,从自然界中寻找和发现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或生长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为研究与开发新型天然农药提供物质基础。
Ⅱ 学习和工作经历
· 2001.9-2005.6,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学士
· 2005.9-2008.6,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硕士
· 2008.9-2011.1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理学博士
· 2012.1-2013.1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 2014.1-2016.5,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 2016.6-今,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Ⅲ 科研奖励和荣誉
2013年7月 获得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10月 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2011年7月 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
Ⅳ 学术兼职
无。
Ⅴ 科研项目
1) 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人才项目,2016.6?2021.6,150万(主持人,执行中);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1?2019.12,两种产二倍半萜植物的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次生代谢之间的关系研究,75万(主持人,执行中);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3.1?2015.12,三种大戟属植物乳汁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防御功能研究,26万(主持人,已结题);
4)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资助项目,2014.1?2016.12,两种植物乳汁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防御功能研究,10万(主持人,执行中);
5)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项基金,2013.1?2016.12,40万(主持人,执行中)。
Ⅵ 2000年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通讯作者)
1) Shi-Hong Luo, Qian Luo, Xue-Mei Niu, Ming-Jin Xie, Xu Zhao, Bernd Schneider, Jonathan Gershenzon, Sheng-Hong Li*. Glandular trichomes of Leucosceptrum canum harbor novel defensive sesterterpenoid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0, 49(26): 4471-4475.
2) Shi-Hong Luo, Cedric L. Hugelshofer, Juan Hua, Shu-Xi Jing, Chun-Huan Li, Yan Liu, Xiao-Nian Li, Xu Zhao, Thomas Magauer*, Sheng-Hong Li*. Unraveling the metabolic pathway in Leucosceptrum canum by isolation of new defensive leucosceptroid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biomimetic model synthesis. Organic Letters. 2014, 16(24): 6416-6419.
3) Shi-Hong Luo, Juan Hua, Chun-Huan Li, Shu-Xi Jing, Yan Liu, Xiao-Nian Li, Xu Zhao, Sheng-Hong Li*. New antifeedant C20 terpenoids from Leucosceptrum canum. Organic Letters. 2012, 14(22): 5768-5771.
4) Shi-Hong Luo, Yan Liu, Juan Hua, Xue-Mei Niu, Shu-Xi Jing, Xu Zhao, Bernd Schneider, Jonathan Gershenzon, Sheng-Hong Li*. Unique proline-benzoquinone pigment from the colored nectar of “bird’s Coca cola tree” functions in bird attractions. Organic Letters. 2012, 14(16): 4146-4149.
5) Shi-Hong Luo, Lin-Hong Weng, Meng-Jin Xie, Xiao-Nian Li, Juan Hua, Xu Zhao, Sheng-Hong Li*. Defensive sesterterpenoids with unusual antipodal cyclopentenones from the leaves of Leucosceptrum canum. Organic Letters. 2011, 13(7): 1864-1867.
6) Shi-Hong Luo, Juan Hua, Xue-Mei Niu, Yan Liu, Chun-Huan Li, Yan-Ying Zhou, Shu-Xi Jing, Xu Zhao, Sheng-Hong Li*. Defense sesterterpenoid lactones from Leucosceptrum canum. Phytochemistry. 2013, 86: 29-35.
7) Shi-Hong Luo, Juan Hua, Chun-Huan Li, Yan Liu, Xiao-Nian Li, Xu Zhao, Sheng-Hong Li*. Unusual antifeedant spiro-sesterterpenoid from the flowers of Leucosceptrum canum. Tetrahedron Letters. 2013, 54(3): 235-237.
8) Juan Hua, Yan-Chuan Liu, Shu-Xi Jing, Shi-Hong Luo*, Sheng-Hong Li*. Macrocyclic diterpenoids from the latex of Euphorbia helioscopia. 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 2015, 10(12): 2037–2039.
9) Yan Liu, Shi-Hong Luo, Axel Schmidt, Guo-Dong Wang, Gui-Ling Sun, Marcus Grant, Ce Kuang, Min-Jie Yang, Shu-Xi Jing, Chun-Huan Li, Bernd Schneider, Jonathan Gershenzon, Sheng-Hong Li*. A geranyl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provides the precursor for sesterterpenoid (C25) formation in the glandular trichomes of Leucosceptrum canum. Plant Cell, 2016, 28(3): 804–822.
10) Ying Wang, Shi-Hong Luo, Juan Hua, Yan Liu, Shu-Xi Jing, Xiao-Nian Li, Sheng-Hong Li*. Capitate glandular trichomes of Paragutzlaffia henryi harbor new phytotoxic labdane diterpenoid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5, 63(45): 10004–10012.
Ⅶ 国际会议
Shi-Hong Luo, Plant latex and trichome metabolites and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Second Sino-German symposium on Metabolomics and Plant Development, Potsdam, Germany, 2015.6.21-6.26.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骆世洪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6
相关话题/沈阳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曲波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电话:E-mail:syau_qb@163.comⅠ研究方向入侵植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多年来一直从事入侵植物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入侵植物入侵机理、种群动态,本地植物对入侵植物适应性响应,受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变化与恢复,濒危植物保护等。Ⅱ学习和工作经历学习经历1992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汪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161办公电话:电子邮箱:wangwangche@163.comⅠ研究方向1.植物逆境调控的信号转导途径。2.细胞骨架的功能。3.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建成机理。4.抗逆、高产调控基因的构建、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功能研究。Ⅱ学习和工作经历学习经历1995.7-1999.7辽宁师范大学,生物学院本科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彦群
博士、硕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地址:沈阳市东陵路120号,110866电话:(Office)**(Cellphone)E-mail:liuyanqun@syau.edu.cn;yanqunliu2005@yahoo.comⅠ研究方向昆虫遗传与基因组以我国的特色产业昆虫——野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事遗传与进化研究,包括重要生理功能基因的分离与鉴定、遗传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目前的研究重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凤
博士、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沈阳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电话:传真:E-mail:fenglinsn@126.comⅠ研究方向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利用玉米Ac转座子系统,创建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遗传材料,并探索相应的研究方法。玉米分子设计育种:植物基因组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农作物优异基因发掘和分子改良。通过对骨干自交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淑霞
博士、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电话:传真:E-mail:lushuxia@hotmail.com;lushuxia@syau.edu.cnⅠ研究方向维生素C混合菌发酵中大、小菌互作分子机制以及Vc混合菌发酵中伴生菌重要活性蛋白质功能及发酵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食源性致病细菌快速分子检测与分子分型与溯源研究。Ⅱ学习和工作经历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钟鸣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电话:传真:E-mail:mingzhong539@163.comⅠ研究方向环境生物技术;分子生态学。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主要研究重点是针对重工业区的石油类有机环境污染等逆境条件,开展植物的适应及与微生物互作解毒的分子机制研究。利用同源克隆、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方法,挖掘植物抗(耐)非生物逆境基因,并从基因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冯玉龙
博士、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电话:传真:E-mail:fyl@xtbg.ac.cn;yl_feng@tom.comⅠ研究方向生物入侵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主要研究植物对光、温、水、养分、CO2等非生物环境和天敌等生物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入侵生态学研究,包括外来植物的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世富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立军
博士、教授、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省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电话:传真:E-mail:lijunzhang8@aliyun.com;lijunzhang8@hotmail.comⅠ研究方向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技术;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生理学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秦利
博士、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电话:传真:E-mail:qinli1963@163.comⅠ研究方向柞蚕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柞蚕病害防控技术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柞蚕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及柞蚕病害防控技术研究,阐明了柞蚕杂种优势产生的生理基础是由于不同品种的某些生理活性物质有差异,杂交后两亲的异质性生理活性物质彼此互补,相互 ...沈阳农业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