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任组长,成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张兆田研究员、中科院沈阳分院于海斌研究员、北京大学姜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孙怡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刘泽教授,国家管网西部分公司闵希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学校党委书记贾玉明应邀参加项目鉴定会并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孙秋野及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师生代表20余人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油气管道双磁场应力内检测智能机器人研制现场,详细查看生产过程,了解关键技术,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斌教授的汇报。刘斌教授对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维护的战略需求、国际管道内检测领域“卡脖子”问题,以及设备研制工艺、系统集成、应用案例、国际同类技术指标对比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和解答,并向专家展示了相关科技成果技术文件、企业经济效应评估报告和工程应用现场相关资料。
油气管道是国家能源命脉,事关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此次项目成果顺利通过鉴定,充分展示了学校油气管道内检测自主研发实力和专、精、特、新高端成果转化能力。未来,学校将始终坚守保障我国油气管道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再接再厉做好管道内检测技术研发,畅通管道大动脉,保障国家能源油气管道“生命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