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上午,学校在校部五楼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各工作组组长在主会场参会。沈阳校区机关部门、教辅单位、保障服务机构负责人,各学院班子成员,辽阳分校班子成员、机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班子成员通过手机和电脑终端参会。党委副书记李英民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党委书记、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刘自康发表讲话。他强调,此次视频会议是学校在特殊时期召开的一次特殊会议,既是一次工作部署会也是一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一段时期以来,中央、省委省政府以及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就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刘自康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迅即反应,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方面抓防务,坚持严管严控,寸步不让。第一时间启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指挥部公告4个,召开党委常委会暨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3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一线,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对违纪违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警示通报。同时,我们坚持以党建引领战“疫”,研究出台《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层层压实责任,班子成员向前冲,党员干部跟着上,始终坚持在岗值班,春节假期基本没有休假。另一方面抓服务,坚持人文关怀,多措并举。学校建立学籍服务微信群,为学生提供电子成绩单;通过网络平台服务教师科技项目申报;开放网络共享资源支持师生假期教学科研活动;开通就业服务热线,建立移动办公室;开设心理咨询平台,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广大干部师生的密切配合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防控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有的学院党政负责同志重视和指导程度不够、上前线上一线挂帅出征不够,人员排查不到位,有些数据不实,有的工作预案不接地气等。
围绕学校疫情防控、一流大学和治理能力建设等当前重点工作,刘自康强调:
一要抓牢抓实,从严从细,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绝不能松。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保持战时状态和应急工作机制,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各项工作。一是强化防控意识。要读懂中央关于“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的重大论断和及时告诫,警惕“思想拐点”跑在“疫情拐点”前面。要加强教育引导。督促广大师生不要外出,不要聚集,避免与境外人员接触,继续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居家隔离、出门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要加强摸排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每名师生的日常行踪轨迹,摸清“四类人员”的有关情况,压紧压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加强到校教职工防护。必须到校工作的干部教工切实做好个人防化,保护好自己。要加强留学生疫情防控。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从严从实,确保不出事。二是抓好在线教学。要保证开课不延迟。各部门、各学院要切实按照学校工作方案安排,处理好组织性、专业性、技术性的关系,悉心听取师生意见,统筹联动,主动作为,扎实做好教师上课培训和学生居家准备工作,确保如期开课。要保证秩序不混乱。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跟踪指导,做好保障服务,统筹教学单位开展好工作。各人才培养单位要压实主体责任,做好组织实施,保证在线教学正常开展。要保证服务不断线。在全力保障教师做好在线教学的同时,对无网络、缺流量和时区差的学生要做好差异化、人性化服务,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是优化开学预案。要增强系统性。按照学校总体方案部署,抓紧制定各子方案,特别是学生管理、教学组织、后勤保障、校园管控以及二级单位的工作方案,上下联动、左右兼顾、无缝对接。要增强完备性。坚持底线思维,做最复杂的考量,做最充分的准备。应急处置预案要科学详尽,确保应急响应时最大程度缩短流程和时间,最大程度缩小受影响人群。要增强精准性。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各单位情况不同,精准到院,精准到人,精准到事,严防输入,严防扩散,严防爆发,确保校园一方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四是做好物资储备。要拓宽储备渠道。努力实现“上级拨付一批、学校筹措一批、社会援赠一批、师生自备一批”,有力、有序、有度做好防控物资保障工作。要提高管理水平。摸清底数、精打细算、科学分配、厉行节约,做好防疫物资管理工作。要继续挖潜增效。持续开展物资调配和捐赠活动,群策群力为抗击疫情提供物质保障。要抓好配套建设。在推进隔离区建设和食堂改造工程的同时,要加快疫情防控期间校医院建设进程,补足医务人员,配齐医疗设施,满足健康检测和基本诊疗需要。五是维护校园稳定。要严防输入。压实封闭式管理,做好出入检测检查工作,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干部教工入校必须提前预约。要严防聚集。禁止校园公共活动,所有会议一律以视频形式召开,对公共场所做好消毒清洁工作。要加强值班和巡逻制度,对一些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化解,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六是加强舆论引导。持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要完善信息发布。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同时要深入宣传党委决策部署,生动讲述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要回应师生关切。引导师生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及时回应师生的集中诉求,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建议,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要化危为机,久久为功,建设一流大学这个梦绝不能空。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种契机,要善于化危为机,奋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一是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不能虚空。一流大学的“本真”是培养一流人才,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三个轮子都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运转。要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融入育人体系,作为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一流大学的核心指标不能落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制定了一流大学建设宏伟蓝图,特别是明确了2022年的期量目标。要加快任务分解,有关部门要立即着手,按照全会既定部署,制定目标任务分解书,明确责任人,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间。要汇聚攻坚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打硬仗,全校的资源、财力、人力都要向核心目标聚焦,尽锐出战。要确保首战必胜,今年是一流大学建设全面起航起飞之年,要加紧制定出台全年党政工作要点,全面指导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向前推进。三是一流大学的改革动力不能悬空。这次疫情防控,对学校深化改革形成了三个倒逼机制。首先,倒逼教育教学改革。要趁热打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在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革新上下大功夫,补齐短板。其次,倒逼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疫情期间,国家科研政策由注重量的累积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能转变,人才评价、学科评估、学位授予、职称评聘、经费分配包括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也随之发生改变。要精准把握政策要求,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和成果质量。再次,倒逼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借助利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一流大学建设这个重大契机和实战演练,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机关放管服改革,推动二级学院向办学主体入轨转变。四是一流大学的硬件建设不能放空。要抓住疫情过后全面复工复产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学校硬件建设,包括软件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留学生公寓、第三食堂等项目都要争取开工建设。同时积极与铁西区政府沟通,推动中德园土地证办理和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立项。
三要打赢大战,迎接大考,答好治理能力这张卷绝不能差。学校前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既有成功经验,也存在工作短板,下一步要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在提升治理能力和办学治校、管党治党水平上下大功夫。一是抓牢党的领导这个治理能力的根本保障。要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党在高校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疫情防控中学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才形成了责任一条线,力量一股绳,宣传一个调,全校一盘棋的工作局面,取得了疫情防控的积极成效。一流大学建设中也要加强党的领导,做到目标一致,信念一致,行动一致,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切实把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接受考验,增长才干。二是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治理能力的核心要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小平同志讲,我们做事情,要看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我到校后也反复强调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广大师生,必须始终坚持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广大干部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民心民意,不能明知不可为而强为。开展工作要以师生的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决策发文件必须先过民意关,要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吸纳民意,顺应民意,不能拧着来更不能硬着来。工作不能应付差事,印发文件就算了事,更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上下一般粗,不考虑师生需求和工作实际。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的工作之所以师生不买账,就是因为一些干部做虚功、摆样子、瞎折腾,浪费精力和时间,加重师生负担。一流大学建设和疫情防控都是系统工程,必须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这样学校的工作才有群众基础,发展才有力量保障。三是抓实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就在于一个“实”字,要接地气,不能喊空口号;要把大道理融进身边事,使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化、精细化。疫情防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要找好切入点和突破口,讲好战“疫”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学校里更多的是平凡小事,但平凡的小事做好就能打动人心,赢得人心。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学校既坚持准军事化管理,也推行纯人性化服务,广大师生与学校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宣传工作也要实打实讲道理,心贴心搞交流,用活资源载体,回应师生关切,拉近与师生的距离,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四是抓好“家文化”建设这个治理能力的品牌载体。“家文化”既是治理能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治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师生情感的粘合剂,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其核心就是工大师生一家人,推动发展一条心,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在疫情防控中学校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留学生防疫补助金,为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邮寄防护用品,为在沈留学生发放防疫生活补助,开展教职工“口罩互助、携手防护”行动,慰问探望唐任远院士,为两名援鄂一线医疗人员家属职工发放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等,皆是待师生如家人的具体举措。“家文化”不单是对师生情感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关照,还要打造升级版,使每位师生都以学校为家,以学校为荣,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人人争当教学能手、科研标兵、时代新人,以自己一流推动学校一流。可以预见,全方位的“家文化”高级版建成之时,就是学校“双一流”实现之日。
刘自康最后强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的核心是全体师生,关键在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座的各位也包括各个分会场的干部要按照中央、省委要求,守初心,致良知,担使命,扬正气,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协调推进疫情防控和一流大学建设,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确保在特殊年头向省委和全校师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上,党委副书记、校长、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郭连军对学校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一要坚持严防严控不动摇,坚决打赢防疫工作保卫战。一是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谨防麻痹。加强疫情防控,守护好校园安全,要做好“五个一律”:除东门外其它校门一律关闭,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所有人员进出一律检测体温、核验身份;所有学生未接到通知一律不得提前返校,教师进校必须提前预约审批,开学后学生出入要由学生管理部门批准,教师要按照规定进入;疫情未解除前,各单位一律不得举行聚集性活动;校园公共建筑内一律禁止吸烟,按照要求做好消毒和卫生清洁。二是要进一步掌握师生动态,不留死角。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压紧压实二级学院防控责任,实行好日排查、日报告制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开学前要组织师生如实填写返校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调查表,对师生健康状况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返校。开学后各单位、各部门要准确及时掌握每名师生情况。疫情防控期间要严格执行请假审批制度,严肃考勤管理。三是进一步做实工作方案,应对有序。学校防疫指挥部根据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和疫情变化,形成了一个总体方案和11个子方案,各工作组、各部门、各单位是结合实际认真执行,要做到对工作流程了然于胸,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忙而不乱,有序有力。各学院要结合学校的方案制定本学院的防控预案,把工作想细想全,把举措做实做准。
二要坚持真抓实干再聚力,推动学校一流建设出成效。一是抓好一流大学建设准备。要进一步优化“双一流”建设方案,制定一流建设资金分配和任务分解方案,抓紧筹备博士点申报工作,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布置推进工作,做好一流人才储备工作。二是深化教学改革与建设。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落实工作,做好线上教育与长期教育结合工作,按照“四新”专业建设理念谋划专业建设,建好教研室这个基本的教学单位。三是推动科技工作上台阶。基金申报工作再动员,科技奖励申报再整合,科技成果转化再加速,奖励导向再优化。四是优化学生管理服务。做好开学后的心理辅导,做好就业和招生工作,做好研究生复试准备与博士生报名审核工作,做好留学生服务与管理。五是完善基础保障设施。加快食堂、校医院和隔离区改造,推动中德园土地证办理和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可行性论证,加快软件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留学生公寓、第三食堂、电机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立项。面向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合作,力争今年部分工程能够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