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由中国建筑学会组织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代表了我国建筑创作的最高水平。天作建筑研究院在该奖项近几年的评选中屡有斩获,本次获奖则是成绩最为丰硕的一届。本次参评项目经过天作建筑研究院精心挑选,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应用创新、建成效果突出,体现了“区域建筑学”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深度融合。获奖项目历经资格审查、初评和终评等多个环节,由众多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显示了业界对我校建筑学科在建筑创作实践方面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通过本次获奖,天作建筑研究院将我校建筑学科的专业水准、创新能力面向全国建筑业界做了一次全面展示,有力推动了学科的快速发展,为我校“双一流”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辽东湾创意馆
公共建筑一等奖、幕墙技术专项二等奖
主创人员:王靖、张伶伶、赵伟峰、孙悦岑、孙洪涛、陈宇、夏柏树等
辽东湾创意馆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辽东湾新区的核心区域,是集创意展览、创客办公、科普展示、大众参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建筑。项目通过“漂浮”的体量处理与区域环境融合衔接;以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系统的设定应对功能可适应性;以抽象的表皮形态传达地方文化表征。建筑幕墙设计以辽东湾当地的芦苇植物形态为原型,通过抽象提炼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汇,使创意馆成为辽东湾文化公园的特色名片。
![](http://www.sjzu.edu.cn/__local/E/47/94/7D08417A2A883A4864AD51AC157_13F53419_BA42D.png)
![](http://www.sjzu.edu.cn/__local/1/79/3F/7C3879A89A0472A4BECD93F7078_6BF067AE_C9E75.png)
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图书信息中心
公共建筑一等奖
主创人员:刘万里、张伶伶、赵伟峰、黄勇、焦洋、巴音布拉格、郝阿娜、王哲民等
本项目是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的核心建筑之一,由置于水面之上的图书馆、活动中心和礼堂三栋单体建筑组成。沿街远望建筑组团宛如一组扬帆远航的知识之舟,面向城市空间形成重要的视觉焦点;通过与周边城市功能的信息资源共享,成为新区文化科技集核的智芯。设计针对寒地绿色生态技术进行了研发与应用,对于以文化、科技、教育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城,具有突出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http://www.sjzu.edu.cn/__local/0/10/44/2F77FB5EAF3EC9C43CFFF564B1C_AF1C178D_177AA.png)
![](http://www.sjzu.edu.cn/__local/F/3E/0B/4905210B06F4FC9F3CA436995E1_5A1E4EF5_63283.png)
翠霞湖会议中心设备机房
工业建筑一等奖
主创人员:张帆、张伶伶、焦洋、黄勇、刘勇、夏柏树、李强等
设备机房由于其功能的非建筑性,常常成为建筑师主动设计的盲区。本项目对这种日常性的工业建筑进行了一次建构实验,试图为其提供一种反工业化的设计范式,使之楔入自然,清晰建构,成为地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http://www.sjzu.edu.cn/__local/D/41/82/0648152996841984E3FD495A932_1C2598F9_17D50.png)
![](http://www.sjzu.edu.cn/__local/9/3E/8E/942E8EB9F3AF6BA67BFAD60634E_231797B9_8AD2F.png)
吉林市全民健身中心
公共建筑三等奖
主创人员:张伶伶、黄勇、刘勇、侯钰、夏柏树、赵伟峰、袁敬诚等
本项目是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建筑师从实用性、结构安全性和改造经济性等角度出发,将原有弃用的体育馆改造成为功能丰富、形态独特、经济适用的全民健身中心,同时也成为能够承接冰球比赛的甲级体育馆。该项目于2015年落成投入使用,同年作为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主场馆,获得了市民和同行专家的多方赞誉。
![](http://www.sjzu.edu.cn/__local/C/6A/A2/90EEA18F1AEA4C5FD2D89A8CD53_70A382A1_15B84.png)
![](http://www.sjzu.edu.cn/__local/1/7A/BE/BE730666622EC975C4F751A64B1_618DD49A_4D1F8.png)
撰稿:刘万里 图文整理:王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