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况
姓 名:孟宪宏
职 称:副教授
性 别:男
联系电话:********
出生日期:********
所在学科:
博士导师:否
硕士导师:否
Email:48806668@qq.com
个人主页:
个人简介
孟宪宏博士从混凝土结构研究工作多年,科研经验丰富。2012年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16篇,其中7篇被EI收录。出版专著2本《混凝土疲劳剩余强度理论》、《多重灾害下城市既有老旧建筑易损性分析》,参编辽宁省标准7部,参编沈阳市标准3部,图集2部。目前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纵向课题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计划1项,沈阳市建委课题1项,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沈阳市级项目”5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4;建设部“华夏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获沈阳市“拔尖人才”称号。
研究方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混凝土紧固技术,结构防灾减灾,预埋吊件受力性能,锚栓受力性能。
论文及著作
[1]Meng Xianhong.Damage model for the residual strength of concrete under fatigue biaxial compression with constant confined stress.Earth & Space 2010 Conference,2010(EI)
[2]孟宪宏.利用学生反馈提高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效果.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0(核心期刊)
[3]孟宪宏.混凝土结构设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探讨.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0(核心期刊)
[4]Meng Xianhong.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residual strength of plain concrete under fatigue biaxial compression with constant confined stres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EI)
[5]Meng Xianhong.Lattice concrete wal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EI)
[6]Meng Xianhong.Research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er Recycled Concret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EI)
[7]Meng Xianhong.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s of wind load.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EI)
[8]Meng Xianho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Residual Strength of Concrete under Fatigue Loading and Corrosion of Magnesium Nitrat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EI)
[9]孟宪宏.夹心保温外墙板连接件力学性能试验.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核心期刊)
[10]Meng Xianhong.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existing buildings under seismos.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EI)
[11]Meng Xianhonh.Seismic analysis of joints of new 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 beam structures.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2014(EI)
[12]Meng Xianhong.Seismic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connections of prefabricated wall and beam in-plan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EI)
[13]Meng Xianhong.The Experimental of Shea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the Connectors of Sandwich Insulation Wallboard.Civil,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5(EI)
[14]Meng Xianhong.Research Flexural Properties of Prestressed Slabs.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5(EI)
[15]孟宪宏.装配式墙与梁平面内连接节点抗震性能.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核心期刊)
[16]孟宪宏.装配式框架核心筒墙梁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科学,2015(核心期刊)
[17]Meng Xianhong.Comparison of the design rules for the end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double tee compon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MATEC Web of Conferences,2016(EI)
[18]Meng Xianhong.Attention to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ssembled concrete laminated plates.MATEC Web of Conferences,2016(EI)
[19]Meng Xianhong.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inless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MATEC Web of Conferences,2016(EI)
[20]Meng Xianhong.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n Edge Distance of the Tensile Bearing Capacity of Embedded Hanging Parts.MATEC Web of Conferences,2016(EI)
[21]Meng Xianhong.Research on the anchorage measur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and wall plane external connection joint.MATEC Web of Conferences,2016(EI)
[22]孟宪宏.预应力带肋板与叠合板抗弯性能试验.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核心期刊)
[23]孟宪宏.国内预埋吊件应用现状及国内外相关规范对比分析.施工技术,2017(核心期刊)
近5年来参与编写地方性标准及图集14部,其中省级标准9部,市级标准3部,图集2部。出版专著2本,参与编写专著3本,参与审查
行业标准1部:
1.《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2.《防火保温块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3.《CL板保温夹心混凝土墙建筑技术规程》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4.《建筑外保温工程施工防火安全技术规程》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5.《现浇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应用技术规程》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6.《发泡陶瓷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7.《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8.《绿色建筑材料评价标准》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9.《绿色混凝土技术规程》 参编人员 辽宁省住建厅
10.《居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范》 参编人员 沈阳市建委
11.《NP-EPS板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 参编人员 沈阳市建委
12.《KT真空绝热版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 参编人员 沈阳市建委
13.《装配式外墙挂板连接构造》参编人员 沈阳市图集
14.《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设计常用数据及节点构造》参编人员 沈阳市图集
15.《混凝土疲劳剩余强度理论》 出版人 辽海出版社
16.《多重灾害下城市既有老旧建筑易损性分析》 出版人 东北大学出版社
17.《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 参编人员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及构件》 参编人员 东北大学出版社
19. JGJ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主要审查人
近5年来共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1.2015年5月,获得实用新型1项:一种沙漏型软钢棒体消能器,本人排名1.
2.2016年1月,获得发明专利1项:可改善骨料性能的废弃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人排名3.
3.2016年6月,获得发明专利1项:混外挂墙板与梁的双V型对称钢筋插入连接方法,学生排名1,本人排名2.
4.2016年8月,获得发明专利2项:预制装配式整片墙框架-剪力墙墙-梁平面外连接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墙-梁平面漏骨料
外连接装置,本人排名1.
5.2016年12月,获得发明专利1项:混外挂墙板与梁的U型钢筋插入连接方法,学生排名1,本人排名2.
科研项目
主持:
(1)科技部:新型格构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2008BAK51B06-07),15万。
(2)科技部:500MPa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试点应用研究(2008BAE61B04-10),4.3万。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C钢棒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编制及性能试验(12-08-222),4.65万。
(4)住建部: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2010-K2-40),0万。
(5)辽宁省教育厅:装配式预制夹心保温墙外墙板关键技术研究(二层次人才)(LJQ2013062),6万。
(6)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公司大连综合楼等房屋结构检测(13-08-50),5.35万。
(7)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首创沈阳沈营路项目三期工程B5#楼二层19-22-BE轴楼板震动检测(14-08-78),1万。
(8)沈阳市和平区尚观教育培训中心: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吊运装置型式检验(15-08-86),4.2万。
(9)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混凝土预制构件用金属预埋吊件应用技术规范研究(sjw2016004),5万。
(10)科技部:新型装配式墙体实体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2016YFC0701706-02),60万。
(11)住建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金属预埋吊件应用技术规范研究(2017-K9-025),0万。
(12)辽宁省人社厅:HRB500级高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项目资助(B类)),2万。
参与:
(1)辽宁省教育厅:生命线防灾减灾(2009R48),10万。
(2)住建部:新型FBG-FRP智能筋设计及在第三代结构中的应用研究(2010-K2-21),0万。
(3)辽宁省科技厅:新农村能源、环保住宅及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与示范(2009215001),30万。
(4)住建部:钢筋增强超强韧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2011-k4-25),0万。
(5)沈阳市科技局:废弃橡胶轮胎散体桩复合地基性能的实验研究(F11-264-1-23),8万。
(6)沈阳市科技局:废弃纺织纤维再生混凝土及构件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F11-165-9-00),30万。
(7)装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配式夹心保温外墙板关键技术研究(补录2012)(sjw2012-06),25万。
(8)沈阳市科技局:废弃玻璃集料混凝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F12-173-9-00),20万。
(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深井煤矿开采巷道的喷射强韧型纤维混凝土支护研究(2012-090),0万。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及构件性能的试验研究(51178275),62万。
(11)科技部:城市既有老旧建筑抗灾改造关键技术,880万。
(12)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用叠合式楼板关键技术研究(sjw2013-04),25万。
(13)科技部: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关键技术研究(2011BAJ10B04),286万。
(14)辽宁省教育厅: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及关键技术(创新团队)(LT2012012),50万。
(15)辽宁省科技厅: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动力学仿真与多维监控优化模型研究(201602604) ,5万。
(16)沈阳建筑大学一般项目:浆锚式钢筋连接套筒粘结机理研究(2014083),0.2万。
(17)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修编(sjw2015-09),6万。
(18)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程修编(sjw2015-05),6万。
获奖情况
2010.7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Damage Model for the residual strength of concrete under fatigue biaxial compression with constant confined stress(有测压情况下混凝土双轴受压疲劳剩余强度损伤模型)(201005)
2011.1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城镇地下管网运行安全保障技术(2011J-1-13-01)
2011.1教学成果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wc-001)
2011.12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汶川灾区农房安全性研究(2011J-3-85-01)
2012.1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土木工程示范专业模式与作用研究(jwc-001)
2012.1教学成果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与实践(jwc-001)
2012.12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关键技术研究(2012-2-3712)
2013.01 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与实践(201200110307912)
2013.09 市厅级科技进步奖:村镇建筑洪水中破坏机理及抗洪加固关键技术研究(2013-3-23-4)
2014.11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村镇建筑洪水中破坏机理及抗洪加固关键技术研究(2014J-3-80-04)
2015.06 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hzx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