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伶伶教授以“区域视野下的产业建筑复合化设计”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我国产业建筑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精神,要寻求低端制造业向高端科技产业发展,模仿加工业向特色创新产业发展,污染型工业向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这三种模式演变;同时,要关注属性演变,即传统工业建筑的建构“本体性”向新兴产业建筑的建构“区域性”发展;此外,更要关注狭义的“工业建筑”向广义的“工业建筑”的概念演变。
在张伶伶教授谈到产业建筑观念时,他进一步从区域的概念,解读区域的视野,进而阐述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内外协同的设计观念、设计路径和设计目标。在明确了设计观后,他以辽东湾产业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为例,阐述在区域视野下,如何将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物化为城市和建筑的空间转型,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可能的参照模式。随后,他进一步阐释了在辽东湾新区具体的创作实践探索中,创作团队如何从宏观的城市布局转型,中观的发展时序转型,到微观的建筑模式转型,始终从区域视野出发寻求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主旨报告以辽东湾创业中心、辽东湾创意工场、翠霞湖设备用房为例,分别深入阐明了城市复合、空间复合以及地景复合的区域性目标。最后,张伶伶教授提出“区域视野下的产业建筑将成为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关键触媒。”
会议同期,德国海茵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乔治·皮西勒、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陈自明、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傅绍辉就产业建筑复合化设计、德国工业建筑设计实践历程感悟、物流园区的全产业链实践等内容依次作了主题发言。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其承载着时代发展的独特记忆。工业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如何实践发展十分重要。在本届年会中,发表主旨演讲的大师和专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对工业建筑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交流前沿信息,从不同角度讲述并探讨了工业建筑的实践与变革,为未来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撰稿:王栋博、张芷铭 编辑: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