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况:
王德山,男,大连市人,1951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自2000以来兼任全国中医生理专业委员会(国家二级)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辽宁生理学会(省一级)副理事长等社团之职。
教育教学方面:
近40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具有坚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作为校级名师示范课在培养中青年教师骨干中成绩卓著,已经培养博士、硕士33余人。2005年中西医结合生理学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多次获省、市“优秀教师”,省、校级“教学名师”,学校“先进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积极投身于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多年来已完成国家财政部、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3项,校级6项。2006年中标中央地方共建项目经费300万。以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相继创建中医药综合机能实验室,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管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等系列教学环境,构建了中医药基本理论客观化教学模式与体系,创新了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新模式,在国内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二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将多项。致力于教材建设,多次被聘为新世纪教材、国家“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理学》《解剖生理学》等副主编、主编; 07年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荣聘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改革教材《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的主编,创新性地完成了编著出版任务,在应用中获得了全国同行专家认可,为中西医结合基础教材改革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近年来编著研究生、本科生、双语教学用各种教材、教参等专业书籍20余部,发表教改论文、科技论文60余篇。教学方面:
个人简历:
1981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并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1981年7月:留校人中西医结合基础生理学 教师
1988年9月-1991年8月赴日本北海道大学、札幌医科大学研修。
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
2002年被北京中医药大学聘任为博士生导师,
2003年聘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科研方面:
研究方向:中医药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影响研究;
科研成就:30余年科研稳定在“中医药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影响研究”。致力于中医“脾胃脏象”理论科学内涵研究,在中医学“胃气上逆”病理病机研究中,先后获得省科技厅、教育厅资助课题8项,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化疗药诱发呕吐的中枢与周围机制,补充了此领域的新理论。并研发了新药“呕必宁”,现已完成药效学,药理学、毒理和质量标准研究,为新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被EA收录4篇,获省“自然科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获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由于在消化系统研究基础扎实,2007年作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眼针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2007CB512702)研究总负责人,获得资助资金80余万。历经4年研究,创立了“眼针八区十三穴络脑通脏腑”新理论,实现眼针疗法理论突破。为眼针在国内外针灸学术领域取得应有地位做出贡献,发表专项研究论文达20余篇。研制了大鼠眼针穴区“取穴仪”并申请了专利。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2011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典型在年度交流会上进行了报告,受到专家高度评价。2012年作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脾主运化”研究的主要参与人员,以中医“脾胃脏象”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整合生物学等综合性研究技术与方法,从整体与器官、细胞与亚细胞,以及分子与基因水平等多层次、多靶点进行系统性研究。以物质的消化吸收、血液运输、细胞跨膜物质转运,特别是线粒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生物学过程及调控机制为研究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阐明“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等脾胃脏象理论的基本科学内涵,并为临床“从脾论治”与脾胃相关证候与疾病提供生物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