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辽宁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博导简介---徐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20

博士生导师 徐阳

姓 名
徐阳
民族


出生年月
1974年4月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院

培养单位
法学院
指导专业
诉讼法学

研究方向
(100字以内)
1.刑事诉讼。刑事领域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刑事诉讼基本原则、诉讼价值等方面有集中成果
2.证据学。对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证据裁量等证明范畴有系统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辽宁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辽宁省逻辑学与证据学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代表性学术成果说明
(500字以内)
发表于《中国法学》的论文《舆情再审:中国司法决策的困境与出路》,荣获2011年中国法学会主办的中国法治青年论坛一等奖、2014年获得辽宁省杰出法学成果奖;2015年获得辽宁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政府奖一等奖。发表于现《代法学》的《我国刑事诉讼中无罪化机制的过程性失灵与应对》,被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主要学术观点:
我国刑事诉讼中出现无罪化机制过程性失灵现象,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背离。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与无罪化机制相冲突的持续追诉机制,加之司法体制影响下潜规则的作用,无罪推定原则在适用中被不断边缘化。我国需要弱化刑事诉讼中的持续追诉机制,强化无罪化机制的冤案防范功能,同时通过司法体制改革消除潜规则依存的制度环境。
为化解刑事诉讼中的舆情风险,司法机关应充分发挥程序中的民意沟通机制,主动争取民意支持。陪审制、庭审公开、法院之友制度等均是司法向社会的开放空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leiczy@163.com


相关话题/师资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