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诚如教授回忆起在我校任教时的经历。朱诚如表示,作为一名曾经在辽师大工作的历史学专业教师,看到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发展并取得今天的成就表示欣慰。
朱诚如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一是中国通史当中的重大学术问题。他讲到,1982年北京师大白寿彝教授主编《中国通史》,他应邀撰写综述卷康雍乾嘉道部分,得到前辈****的精心指教,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积累了撰写通史的经验。2020年6月9日党中央正式启动新编中国通史国家纂修工程,编纂一部30卷、2000多万字规模的《(新编)中国通史》。经中央批准,朱诚如教授担任《(新编)中国通史》清代卷(上)主编。朱先生强调要秉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守正创新的原则,在吸收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着重就“国家治理史”“国家统一史”“中华民族交流交融史”予以梳理和总结。朱诚如教授就中国通史编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即历史分期问题、中央集权问题与民族融合问题展开论述。二是清史编纂方面的相关问题。新编《清史》于2002年12月28日启动,朱诚如教授已参与清史编纂长达19年。对此,朱诚如教授就“清朝的历史走向”“清朝国家统一和边疆治理”“康乾盛世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做了详细的讲解。三是辽宁史编纂的问题。朱诚如教授说东北地区历史很重要,提到他应邀主编过《辽宁通史》(五卷本),指出辽宁历史和大连的近代史要好好研究,我们应该为地方历史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朱诚如教授的报告涉及通史、断代史和地方史编纂的相关问题,特别是历史编纂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尊重历史、守正创新的思想,中国历史的一些重大学术问题及最新表述等,对于指导广大师生的中国历史学习和研究、对于弘扬正确的历史观等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报告由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徐昭峰教授主持,田广林教授做了总结,学院部分教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