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况
于永顺,男,1955年1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7月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先后在中文、音乐、美术、教育系任教和工作,2001年重回文学院任教。2001年1月——2015年3月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辽宁省文学学会理事。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辽宁省高级职称评委。辽宁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大连市写作学会会长,大连市社科联常委,大连市城市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为文艺学学科硕士生导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已有70多名获得硕士学位。
200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3部,参编著作4部。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省市社科项目5项。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学论文三等奖2项。
2011年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2年被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所在学科
文艺学。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文艺美学与当代文学批评。为本科生开设文学概论、艺术原理、美学原理、大学语文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文艺美学、接受美学、艺术美学专题、艺术理论等课程。
主要著作
《文艺审美鉴赏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艺术美概论》 辽海出版社 2006年;《实用美学》(合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参撰著作
《教师职业教育指南》(“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任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师德读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应用文写作教程》(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任副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古代汉语》(任副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持项目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研究”;大连社科基金项目——“孙慧芬长篇小说审美意蕴与叙事艺术研究”。
主要论文:
1.依附与背离:情感在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浸透与演变 载《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 第1期。
2.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 载《艺术广角》 2003年第5期
3.反映与建构统一的理论建树 载《艺术广角》 2004年 第1期。
4.情感——审美想象的动力 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
5.当代主流话语形态概观 载《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年 第4期。
6.媒体文学批评与专业文学批评的对立和融合 载《艺术广角》 2004年第4期
7.新世纪文艺批评形态的走向与建构 载《艺术广角》 2004年 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文艺理论》转摘。
8、奥斯卡传记片审美探寻的特点 载《艺术广角》 2005年 第6期(7000字),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影视艺术》转载。
9.守望宁静的岁月 载《电影》 2005年第8期
10.在路上——公路电影之旅 载《电影》2005年第10期
11.论文学阅读中情感的衣服与背离 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
12.生态美学:人生存在的诗话理论 载《艺术广角》2006年第4期.
13.论史铁生小说建构的哲思化走向 载《辽师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
14.新历史主义诗学的第三种立场 载《渤海大学学报》 2006年 第1期。
15.论动幔嵌套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 载《电影评介》载 2006年第1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影视艺术》全文转载。
16.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优势及当代意义 载《辽师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
17.新世纪以来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与建构走向 载《艺术广角》 2007年第5期.
18.批评是真诚而自由的呼吸 载《文艺评论》 2008年第3期。
19.李长之“感情的型”的文学批评观 载《辽师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
20. 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树—杜书瀛的文学批评观 载《艺术广角》 2008年第5期。
21.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小说家:迈克尔·克莱顿 载《电影》2008年第7期。
22.文学流派研究的最新力作 载《陕西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
23.也论刘勰及《文心雕龙》背后的佛教思想 载《辽宁师范大学》 2010年第1期
24.《易传》亨通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
25.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文艺理论研究 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
26.论小说张力之美的生成 载《文艺评论》 2011年第6期
27.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的三种境界 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
28.当前马列文论研究的基本趋势与启示 载《哈尔滨师范大学科学学报》 2011年第5期
29.关于大学美育教育的思考 载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
30.不可靠叙述的审美建构作用 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
31. 多元视角: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的回顾与展望 载《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2.带你走进美的空间——电视剧《闯关东》叙事建构的审美策略 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6期
33.论端木蕻良戏剧、书法、绘画创作的成就及其影响 载《文化学刊》2012年第6期
34.孙慧芬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特色 载《文艺评论》 2013年第3期
35.2012年马列文论研究的回眸与思考 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
36.新世纪学院文学批评的主要成就与发展趋向《艺术广角》 2013年第3期
37.孙惠芬长篇小说言语运用的独特韵味与成因 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
38.新世纪媒体文学批评的特点与发展态势 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
39. 情感乌托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40. 乡土守望中的审美文化视域——论孙慧芬小说的文化意蕴 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
41.论当代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重构 载《大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第5期
42.论细节描写在文学文本审美建构中的作用 载《名作欣赏》 2014年第5期
43.论误读在文学接受中的审美建构作用 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
44.人文视角的城市美学思考 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 ;《高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6年第2期摘发。
45.民族国家的想象性叙述——论抗时期文学的理性内涵 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6年第2期
联系方式
邮箱:yuyongshun 8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