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由“追思与怀念”“人生与学术”“遗响与反思”三部分构成,分别由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庆利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勇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赵建忠教授主持。
张庆利教授在主持“追思与怀念”时,介绍了梁归智先生患病、治疗的过程,高度赞扬了他专心学问、热爱生活、气度从容、心态平和的风范,洁身自爱、谦逊淡泊、学术求真、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智慧而朴讷、深刻而感性、沉静而性情的品格。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委托赵建忠先生代读致辞,位灵芝先生代表北京曹雪芹学会致辞,我校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曹丽芳宣读了刘再复、星云大师等部分学者和文化名人的来信与致辞。大家观看了梁归智老师教学、研究、访谈的短片,回忆了与他交往的许多经历,多方面展示了梁教授在人格禀赋、修养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
在主持“人生与学术”中,赵勇教授首先回顾了30多年来听梁老师课、读梁老师书、与梁老师共研学术、对梁老师学术访谈的美好往事,之后大家追思梁归智教授的生活轨迹和人生,研讨梁归智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阎晶明先生说梁归智教授是一位非常纯粹的学者,但他也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个行者,是一个对世界、对现实特别热爱、特别关切的人。周伦玲先生讲述了梁归智教授与周汝昌先生的学术情谊,她说,梁归智教授在四个方面对周先生有助益之功:一是撰述介绍周先生的文化思想和著作,二是为周先生著作撰写序言,三是为周先生的著作撰写书评,四、为周先生释疑解惑。张颐武教授称梁归智是“了不起的才人和通人”,他说: “梁先生为什么能做探佚这种学问呢?我觉得是把想像力、创造力和严谨的学术分析结合起来的。既又有扎实的基础、中国传统的学问的路数,又能够有天马行空式的创造力、想像力,还能将这两个东西奇迹般地结合起来。‘探佚’是他内在精神的外化,是他生命诗意的表达。”段江丽教授也特别赞赏梁归智教授的文史哲兼通、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并重学者诗人风范,认为“他的学问真的是大学问”。王黑特教授则认为梁先生的终极追求是佛学,最高的学术境界也是佛学,“梁先生把对佛教的认识带入到对红学的研讨当中,《禅在红楼第几层》充分展示了梁先生以佛教教理理解学术的宏大视野和高深境界,使我们在解读研究《红楼梦》时有了更丰富的学术思考和更深入的探讨路径。”顾斌先生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这是梁老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樊志斌先生则提醒大家注意正确评价探佚学的影响力,他认为在红学界只要是认同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只要是认同脂批的,基本上都是潜在的探佚学者。乔福锦先生评价梁归智教授是“周门的大师兄,中青年红学家的代言人,新一代红学研究的精神接引者”。曹丽芳先生认为,梁老师的人生与学术是“淡泊与执着的统一,高远与踏实的统一,深情与超然的统一”。
赵建忠教授主持“遗响与反思”,在总结中对梁归智教授的红学地位和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就近现代以来的红学发展史来看,第一代是胡适、俞平伯等开创者,接下来比较有影响的是周汝昌先生,再接下来就是以李希凡、蓝翎为代表的社会历史批评派红学和冯其庸、吴世昌、胡文彬、蔡义江、刘梦溪等先生,而梁归智先生属于第四代,第五代则是更年轻一点的学者。在这五代学人里,梁归智作为探佚学的开创者,是当之无愧的第四代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
梁归智教授追思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深情而热烈的氛围中走向尾声,与会者纷纷表示要珍惜梁归智教授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他,继承他,不辜负他一生的辛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