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发教授围绕“新时代教师使命、课程思政、立心铸魂、学道懂道、信道传道、融入教学”等六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多年教育和科研经历中总结的课程育人心得体会。王教授指出,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是“铸师魂为教育强国,站讲台为学生成才”,教师要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解读了“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进行课程思政”“如何进行课程思政” 等问题,并针对一线教师关心的课程思政具体如何实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环节——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
随后,王金发教授结合自身讲授课程《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设计,就如何融合家国情怀、个人修养、科学观等思政元素,将历史渊源、典型代表人物、时事新闻与社会现象等与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专业精神相结合的内容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做了教学示范与分析。同时,王金发教授还以个人经验勉励我校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学资源收集整理、教学内容适时更新习惯,坚定“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立心意志,做学生锤炼品格的标杆,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师,做学生创新思维的示范者,做学生奉献祖国的践行者。
最后,我校国家级教师名师、心理学院教授杨丽珠,代表参会教师发言。杨教授表示,王金发教授的课程思政报告和现场教学示范,及其拟定的课堂“师生公约”——要求自己“早早到,站着讲”、要求学生“早早到,坐前排”,体现了师者言教与身教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对引导我校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人文素养培育和教学方法创新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让大家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十三五”以来,学校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予以高度重视,通过邀请校内外教学名师举办课堂教学改革交流研讨活动,不断为我校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有效促进了专业课程与综合素质课育人效果的提升。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大“课程思政”的推进力度、广度和深度,继续强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稳固提升“课程思政”的基本功,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充分挖掘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案,发挥优秀课程的示范、辐射效应,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努力实现“教学形成特色、课程形成品牌、教师形成风格”课程改革目标,引导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