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腐蚀电化学课题组在可磨耗封严涂层腐蚀领域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Al-BN封严涂层基础上以Cu代替部分Al制备的CuAl-Ni/C封严涂层,兼具优异的可磨耗性、抗冲蚀性及抗高温氧化性(图1),同时由于涂层中CuAl中间相的存在,涂层的耐常温腐蚀能力也显著提升(图1)。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在常温腐蚀的初期阶段,涂层中Cu元素不仅发生活性溶解,且溶解速度高于Al元素,这一现象与Al元素的活性显著高于Cu元素的常规认知相悖,团队进一步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计算等方法(图2),在综合分析涂层各合金相中表面Cu、Al原子活性以及Cl-在各合金相表面的吸附和扩散能力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Cu溶解速度高于Al的根本原因源于CuAl中间相的优先腐蚀。
该研究工作不仅验证了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封严涂层的综合使役性能,而且展示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计算等理论计算方法在预测和阐释合金元素的腐蚀活性方面的潜力,为腐蚀电化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相关研究工作以“An abradable and anti-corrosive CuAl-Ni/C seal coating for aero-engine”为题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3,145665。金属所博士生严慧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唐奡研究员、李瑛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全文链接

图1.(a)两种封严涂层综合力学性能评价,(b)CuAl-Ni/C涂层的高温性能评价,(c-d)两种封严涂层盐雾试验后表面形貌,(e-f)两种封严涂层腐蚀后综合力学性能评价。

图2. (a-b)OCP曲线及极化曲线,(c)原位ICP-OES测试结果,(d-e)功函数计算模型及其结果,(f)Cl-离子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示意图,(g-h)吸附能计算模型及其结果,(i-j)扩散系数计算模型及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