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2日的开幕上,中国工程院柯伟院士为会议致开幕辞。柯伟院士指出,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佳腐蚀防护效果是国家计划与发展部门值得优先考虑的。在解决有限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课题的过程中,腐蚀与防护作为一项可供直接利用的重要技术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腐蚀科学是研究和保护金属结构和设备的一门科学。这是人类物质文明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腐蚀相当于材料和设施的癌症。因此,我们期望政府和社会能像关注医学、环境科学和减灾一样关注腐蚀问题。
柯院士强调,腐蚀学科主要关注各种材料在环境中使用的服役安全与寿命。从上个世纪以来逐渐完成从经验技术向科学的转变,但腐蚀失效过程相当复杂:控制变量及影响因素众多;各变量与腐蚀速率之间具有较强的动态耦合变化过程;腐蚀过程呈现随机性、非线性、多变性及突变性。
柯院士认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环境腐蚀关系十分密切,如何增加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始终保持良好的设备服役性能,是将来能否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一带一路”的倡议对此提出了新的挑战。“材料腐蚀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进一步认识基础科学是工程技术创新之源,善于利用搭建起来的平台,深入讨论腐蚀科学前沿的未来的发展和机遇。
柯院士表示,我们愿意并且应该把世界腐蚀日看成全民的节日。腐蚀控制实际上是保护自然赐予人类有限的资源和捍卫我们辛勤的劳动成果。解决腐蚀问题的标志不仅是人类社会接受由这些科学问题解决而产生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必须产生经济效益,否则还不算完全解决了腐蚀与防护学科中的科学问题。
本次会议邀请到世界腐蚀组织主席、法国原子能委员会Damien Féron教授、芬兰Aalto大学Hannu H

会上,院士、专家围绕腐蚀领域国际科技前沿中重点、热点问题,结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腐蚀损失,结合“一带一路”与我国技术“走出去”,特别是结合沈阳市发展,为沈阳创建腐蚀控制技术基地建言献计,形成院士专家咨询建议,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中国工程院柯伟院士致开幕辞

会议主席韩恩厚研究员主持会议

世界腐蚀组织主席、法国原子能委员会Damien Féron教授作学术报告

芬兰Aalto大学Hannu H?nninen教授作学术报告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